第0189章 通天的神器

兩個人又隨意聊了幾句各自的近況,錢昊良忽然想起了什麽似的,問道:“你下午有什麽事嗎?”

“我看看,這邊應該沒有安排什麽活動。”

向南從茶幾上拿起剛剛在樓下報到時,領來的一份會議流程看了看,說道,“嗯,晚上七點半有個接待晚宴,會議是明天上午九點鐘,就在酒店樓上的報告廳舉行。”

“那行,我今天是請了一天假,就當是陪你玩了。”

錢昊良笑了起來,他擡起手指了指窗戶外面,又說道,“華夏農業博物館,咱們一起去看一看?”

“農業博物館?”

向南一臉疑惑,轉頭朝窗外看了看,“農業博物館有什麽可看的?”

農業博物館,大概就是陳列農具、書籍的地方吧?

這有什麽看頭的?

現如今,他是除了和古書畫、古陶瓷有關的事物之外,其他的一概不關心了。

——不對,最近這段時間,古書畫也得靠邊站了,畢竟馬上就是要去參加古陶瓷修復技藝大比的人了,怎麽也得專注一點。

“這你就out了吧?”

錢昊良一臉得意,難得啊,總算是比向南懂得多了一點,要不然的話,真的是連腰都要站不直了。

“華夏農業博物館裏,也收藏了2萬余件文物的,裏面不僅有石器、青銅器,還有大量的古陶器!”

“裏面有古陶器?”

向南吃了一驚,這個他還真不知道,以前從沒去過農業博物館,也沒關注過,誰知道裏面還會有石器、陶器、青銅器這些文物?

石器和青銅器,目前來說,還不是他關心的對象,但古陶器……這可是好東西啊!

實際上,在古陶瓷器物裏面,古瓷器要比古陶器留存下來的更多一些。

一個是因為陶器是低溫燒制的,它的胎質粗松,吸水性強,而瓷器的胎質結實,不吸水或吸水性小,在實用性方面,是不如瓷器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瓷器可以說是陶器的升級版,再加上瓷器比陶器更加美觀,因此,留存下來的更多一些,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魔都學習古陶瓷修復技藝的這段時間裏,向南接觸得比較多的,還是古瓷器,古陶器就要少很多了。

一般而言,古陶器指的是夏代、商代、西周和春秋時期的陶器,而瓷器的時間跨度,相對而言就要長得多了。

從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出現了早期的瓷器開始,一直到如今,延綿三千多年。

華夏作為瓷器的故鄉,名至實歸。

“想什麽呢?趕緊走吧!”

看到向南看著窗外似乎在發愣,也不知道在想什麽東西,錢昊良便上前一把將他從沙發上拉了起來,笑道,“一會兒我還準備帶你去看另外一件文物呢!”

“還有另外一件文物?”

向南眼睛都要發亮了,錢昊良這時候絕不會帶他去看不相幹的東西,肯定是古陶瓷,但他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是什麽文物?”

“不要貪心。”

錢昊良回過頭來,小小的“教育”了向南一下,“先吃完碗裏的,再去看鍋裏的,別人又不會跟你搶,你這麽著急做什麽?”

向南啞然失笑,搖了搖頭,不再相問。

兩人下了樓,從酒店大門出來後,穿過一條馬路,就到了華夏農業博物館的地界。

華夏農業博物館占地面積極廣,由十座具有民族風格特色的單體展館組成的建築群,以及綜合樓、藏品庫房、文化產品用房等配套設施組成。

展館與展館之間,由長廊、方亭或柱廊連接,長廊的兩側則栽植了各種花草樹木,盡管是此刻已是冬天,整個博物館外面,依舊是綠意盎然。

向南和錢昊良兩個人是奔著古陶器來的,目標明確,到了博物館之後也不停留,直奔彩陶陳列館而去。

彩陶陳列館,全稱是彩陶中的遠古農業陳列館,實際上,還是跟農業相關的。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之一,它是隨著定居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古人在長期的采集、漁獵生產活動中,對自然界日月星辰和動植物現象的認識,以彩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彩陶豐富多彩的紋飾,可以讓學者們追尋華夏遠古農業文明發展的軌跡。

彩陶的紋飾內容,大體可以分為五類:

植物類紋樣、動物類紋樣、幾何類紋樣、符號與文字類紋樣,以及神秘未知、意義未明、具有獨特構成性的一些紋樣。

這每一類紋飾,都有著其特定的文化含義。

比如說,葉瓣紋、豆莢紋、花蕊紋等植物類紋樣,大量出現在某一個時期的彩陶中,這就可能反映了在當時的生產活動中,農業生產已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