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4頁)

像周掌櫃那些拿手菜,只要是規模大一些的酒樓,人家的廚子也都會做。

而且雖然是新朝,但絕大多數京城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絕大多數的老牌酒樓也都是屹立不倒許多年。

老牌酒樓的東家大多非富即貴,資本雄厚。想從他們手裏搶食客,不另辟蹊徑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時下天冷了,顧茵和周掌櫃商量了一番,就準備在開店之處推出了火鍋和烤肉兩樣作為本店特色。

她就不信了,啥事兒是一頓火鍋和烤肉不能解決的?!

火鍋分四種口味,骨湯的、菌湯的、酸湯和牛油麻辣的。

前三種便宜一些,牛油麻辣的則貴上一倍。尤其是牛油,很不好買。

說來也有些好笑,這事兒還是武青意幫著顧茵辦的。

當時顧茵思索了好久,才決定找他幫忙。

她難得開口,武青意自然沒有不應,見她神色糾結,還道:“我雖不懂經營和廚藝,但既是你想做的,要人要是要東西,我自然無有不應。”

他的語氣和神態太過認真了,好像下一秒就要為她上刀山、下油鍋似的。

顧茵被逗笑了,忙道:“沒有那麽嚴重,就是我想買牛。”

殺牛犯法,但凡誰家的牛意外暴斃了,那肯定不愁賣,根本輪不上顧茵,附近的鄉紳富戶就會把牛買回家了。

雖然武青意現在的身份殺幾頭牛根本不會有人敢置喙,但讓堂堂一朝國公,為了自家的生意去殺牛,還是太跌份兒了。

顧茵其實就是想讓他幫著打聽一下渠道買那樣自然死亡的牛,又覺得這樣的小事兒還要麻煩他,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也怕他嫌事情太雞毛蒜皮。

“原是這個,”他笑起來,“我從前倒未留意過,不過只是打聽一下,想來並不麻煩。”

後頭這事兒便由他負責,他負責朝廷禁衛的同時,還負責京城守備。耳目遍及京城周圍,探聽消息實在方便,到了十一月,開業前,就為顧茵搜羅來了七八頭因意外而暴斃,或者自然老死的耕牛。全京城附近的村落都找遍了,也就這麽多,再想要多的,再沒有了。不過牛體積巨大,七八頭也很夠顧茵用了。

天氣已然冷了,這些牛經過庖解,用冰凍上,能存放許多天。

牛就位之後,顧茵定做的銅鍋和網格烤盤也送來了——這些銅鍋有些中間多了一道隔斷,做成兩格的。還有另外做成四格的,讓客人可以根據口味選擇是要一種鍋底還是鴛鴦或者四宮格。

烤盤則是鐵線做成的網格狀方形盤子,可以讓客人選擇是自己在炭火上慢慢烤,還是由後廚代勞,直接送上烤好的成品。

後續其他工作逐一完成,十一月初五這日,食為天大酒樓正式開業!

兩大串掛鞭放響之後,兩隊舞獅隊從街口隨著鑼鼓聲跳躍著過來。

那獅頭眨著眼睛,威武非凡,猜著鑼鼓點或撲或跳,討喜非常。

後頭兩個“獅子”遇上,熱熱鬧鬧地爭鬥了一番,最後一起從口中吐出東西——不是後世常用的對聯,而是許多個紅色信封。

圍觀的百姓們其實還以為是發喜錢,爭先恐後地去搶。

搶到後一打開,裏頭是一張圖文並茂的傳單,還附上一張代金券,滿五兩減半兩的。

這東西實在新鮮,還有字有畫的,大家雖然失望,卻也沒有隨手丟了。

等到舞獅結束,就是最後的剪彩儀式了。

顧茵作為東家,站在最中間,由她來主持這個儀式。

顧茵握剪刀的手微微發顫,眼睛都紅了。

周掌櫃見了便輕聲勸道:“東家莫激動,這次的開業也會很成功的。”

顧茵點點頭,她倒不是擔心那些。

兩個舞獅隊就花出去了二十兩銀子,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前期投入,她都不敢去仔細算。也得虧現在家裏富了,想要啥都能立刻行動。

擱以前還在寒山鎮上,哪兒敢想這些呢?

簡單卻隆重的剪彩儀式結束後,酒樓大門敞開。

瞧過熱鬧的百姓拿到代金券的,又正好準備在附近吃飯的,則會進店看看。

太白街市口極好,不到半個時辰,店裏就進來了好幾十個客人。

不過大多都是平頭百姓,所以他們並不會去二層雅間或者包廂,而是都直接在一樓大堂。

都是老本地人,上來肯定要問有什麽特色。

以大孫氏為首的女堂倌,個個都身穿淡黃色的工作服,都會報以微笑,送上菜單。

菜單上頭同樣有畫,即便是不識字的客人,也可以選出自己想吃的。

菜色都明碼標價,素菜和點心在半兩銀子左右,葷菜則看情況而定,一般並不特別復雜、用料不珍貴的葷菜,則在一至二兩之間。總價超過五兩銀子,則會贈送一份主食。

一般來說,一個三口之家,花上個五兩已然能吃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