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4頁)

文老太爺倒是沒生徐廚子的氣,畢竟他是知道二兒子放徐廚子出來的時候,還倒問他要了十兩銀子這件事,徐廚子心中有氣也是正常,但還是覺得二兒子不至於摳到這份上——冬天沒存冰固然是摳,但存了不給人用、轉頭去賣錢賺那幾十兩銀子的差價,那真的是摳上加摳,摳門到家了!

吃完午飯,文老太爺回了文家,等到下午晌文二老爺回來,他把文二老爺喊到書房裏,和他說自己想開地窖用冰。

“這天還不熱啊!”文二老爺第一反應就是拒絕,地窖一開,冰就要開始融。這融的哪裏是冰,都是銀子啊!

看到老太爺面色不虞,他隨後又描補道:“您前兒個才感染風寒,還是等入伏之後再用冰吧。”

“我初春染得風寒,現在再過幾天就是端午,這叫前兒個?”文老太爺煩躁地揮手,“今天就把地窖開了,先把府裏做活兒的下人那都送了,留下一半自己用,另一半我要送人。”

看到文二老爺哭喪個臉,老太爺最後補充道:“走公中的賬,算我和你買的成不?”

文二老爺的臉上這才有了笑影兒,還試探著問道:“那是按冬天……還是按夏天的冰價算呢?”

文老太爺氣笑了,讓他滾出去。

“文鐵雞,真沒叫錯!”老太爺忍不住嘀咕道。

…………

但是在老太爺的幫忙下,顧茵店裏還是有了冰用。

文家的地窖大,分出來的半地窖冰,剛好塞滿了食為天店裏的一個地窖。

一下子多了這麽多冰,光做冰飲料就浪費了,顧茵還想琢磨別的,可惜時間太緊,幹脆就暫時先不想。

冰有了,接著就是定做容器。賽龍舟是在碼頭那裏舉行,距離食為天頗有一段距離,那邊的客人是很難引過來的,所以還是得把冷飲送到碼頭賣。

因為這次時間跟緊,顧茵來不及畫圖紙,讓周掌櫃帶著她一起去找上次合作的木匠。

周掌櫃帶著她去了木器店,那馮木匠正坐在店門口的小板凳上,對著天光做活兒。

一看到他們來了,馮木匠一下子從板凳上跳起來就要往店裏跑。

“老馮,你跑啥!”周掌櫃大步跟上,一下子把人喊住。

馮木匠這才不得不站住腳,哭著臉道:“老周,你咋又來了?”

周掌櫃笑道:“怎麽說話呢?我來肯定是照顧你生意啊。”

馮木匠七八歲就給同村老木匠當學徒,手藝很不錯,就是家裏窮,孩子也特別多,一直沒攢的下錢開自己的鋪子,只是在家裏接些散活兒幹。逢年過節的再做些小玩意兒,送到集市上賣。

後來當時還在望月樓的周掌櫃發現了他的手藝,把望月樓的訂單交給他做。

一合作好些年,有了穩定大單之後,馮木匠也總算攢到了銀錢開鋪子,生意日漸紅火。

之前顧茵開店時定做的那些東西都是出自他手。

雖然給的工錢算是優厚,但是架不住那些東西不僅是馮木匠沒做過的,無先例可循,還十分零碎。就像那一二百個木質餐盤、便當盒,全是他和家裏孩子手工一個個磨出來的。要不是周掌櫃出面,這種折磨人的零碎活兒,馮木匠是真不想接。

“馮師傅別躲嘛,您手藝是真的好,那些餐盤尺寸都一模一樣,若不是知道都是您手工打磨的,我還當是那些木頭本來就長那樣兒呢!”顧茵笑著誇起來,“還有那大櫃台、小桌子、隔板,真是一點兒毛刺都沒有,巧奪天工!”

馮木匠被她誇得也笑起來,道:“難怪小娘子的生意那麽紅火,您這張嘴可真是伶俐。”

“沒有沒有,是您的手藝真的好。”

馮木匠生意雖多,卻很少遇到顧茵這樣平易近人的主顧,再想到大換血之後的望月樓管事對上自己那趾高氣昂的模樣,他直接問道:“小娘子這次又要定做什麽?早些說,我也好早些動手開做。”

顧茵要的就是後世飲料店一次性杯子的樣式的竹杯,杯蓋中間帶一個孔,插竹吸管的,再就是存放飲料的、半人高的箱子,類似後世冰櫃那種樣式,板子能活動的,還要帶分層和儲冰位置的。

她也知道這東西很麻煩,討好地笑道:“大箱子要兩個,小箱子十個,杯子和習慣這次要五百套,工期更短,端午前就要,所以工錢方面您盡管說。”

馮木匠苦著臉笑道:“大箱子兩個就一兩銀子,小箱子十個算三兩,竹杯子那就還是兩文錢一套,連杯子帶您說的那個什麽吸管。另外加五兩銀子的趕工費。”

顧茵聽了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說:“這合計才十兩銀子,不然您還是再加點。”

馮木匠真是第一次聽主顧讓自己加銀錢的,他擺手道:“老周和我都多少年的交情了?我不賺他的銀錢,就是工期確實短,我只能盡量給你做,那杯子不一定能做夠五百個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