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頁)

但是這不礙事,有文老太爺在呢,他老有學問又有閱歷,自然能幫著想到好名字。

第二條,自然是店裏的裝潢設計。

現在好多東西是現成的,但換了個東家,雖沒有那個銀錢大肆裝潢,但重新布置一番,做些軟裝總是必須的。

第三步,店內人手的安排。

紅白案大廚自然都是必須的,幫廚是徐廚子和他兩個小徒弟,後廚的人手是夠了。若是周掌櫃能來,那掌櫃的人選也就定了。另外還需要服務員,也就是這個時代所說的跑堂,小二之類的,做招待客人和店內其他雜活。光自家婆婆一個肯定是不夠的。

第三步,那就是店裏以後主要出售的吃食,也是整個店以後的經營方向。

這一點她一個人說了不算,得等周掌櫃入夥了共同商量。

顧茵用炭筆在宣紙上寫寫畫畫,不覺就已經到了半夜。

因為太過興奮,她幹脆不睡了,起身包包子熬粥,包子還是給葛家的,自家就只賣皮蛋瘦肉粥——雖然小攤子是馬上就不幹了,但店一天沒開起來,碼頭這個月的租子卻還得交,一天沒有進項,多少還是得掙一點兒。而且這時代消息通信不發達,自家婆婆雖然已經去碼頭上宣傳了,但肯定還是有大批外來客不知道。為了防止這些客戶流失,還是得慢慢宣傳。

家裏的家夥什已經讓王氏折價賣出去了,所以顧茵熬的粥不多,按著自家眼下生意的火爆程度,基本就只夠賣上一個時辰的,那也不需要那些家夥什了,只帶些空碗,賣完直接提著桶和碗回來就是。

等到天亮,王氏去了碼頭,顧茵讓顧野跑了一趟文家,讓她以自己的名義去傳個口信,邀請文老太爺和徐廚子過來,她自己揣著寫了一夜的企劃案去了文成街等著周掌櫃過來。

等到天光大亮的時候,文老太爺和周掌櫃前後腳過來了。

顧野比老太爺腳程快,先竄回來報信兒說:“那個胖胖的,不來。”

聽說自家師父能開店了,徐廚子比顧茵本人還高興,昨兒個和她來過一趟,徐廚子已經幫她想好了要添置什麽東西,還說等顧茵一身令下,采買的事情就包在他身上。

所以聽說他今天不過來,顧茵還挺奇怪,問道:“他是只今天有事兒來不了還是他不想來了?”

不等顧野回答,老太爺過來了,他面帶慍色道:“他當然是想來的,是我家那鐵公……那二兒子,不放人。”

徐廚子手藝一般,會的多,擅長的少,但是他手腳快,帶著同樣幹活麻利的兩個小徒弟,一個月一共是五兩工錢,比普通廚子高一些,師徒三個至少能頂六七個人用。

要不是他便宜好用,文二老爺看他在自家廚房裏日漸發胖,早就不讓他幹了。

眼下他說要辭工,文二老爺哪裏去找這樣的廚子?再請幾個廚子照顧一大家子的吃喝,工錢至少得翻出兩三倍。

而且不光是這個,文二老爺也得到消息老太爺把他相中的鋪子租給顧茵了,徐廚子也正是要去給顧茵幫忙,他不敢和老太爺對著幹,就故意把徐廚子卡下了。

徐廚子並不是文家的長工,但活契也是有年限的,要到今年夏天,才是徐廚子工期到期的日子。

眼下才是四月頭,等於還要兩個月,徐廚子才能恢復自由身。

徐廚子求助到文老太爺頭上,文老太爺覺得人家只是給自家做工的,不想幹不幹就是,轉頭幫著去和二兒子說道。

文二老爺也不扯旁的,只為難道:“契書是徐廚子自己簽的,又不是兒子逼著他的。若都簽了契書還能隨意反悔,這世間的秩序不得都亂了?”

他這話說的冠冕堂皇,老太爺雖猜到了他的小心思,卻也不好說什麽。

簡單地說完事情經過,老太爺自己也挺臊,他是真不想承認自己養出了這種兒子!

顧茵看老太爺不高興,便出聲勸道:“您老別不高興,本來咱們這店也得過幾天才能開業,算下來,不過是等徐廚子兩個月而已,到時候不拘是雇些短工,還是自家人多做一些,都是能應付的。”

聽她這麽說了,老太爺面色才和緩一些,問他道:“這些東西不是現成的嗎?怎麽還要過上好幾天?”

正好這時候周掌櫃也過來了。

顧茵把自己的寫了半夜的東西給大家看。

她這個年紀做老板開店,其實是讓人不怎麽放心的。

像周掌櫃,他知道顧茵有手藝,但顧茵看著實在太年輕面嫩了,以她這個年紀,能掌握一門手藝就極為難得了,正經經營一家店鋪怕是毫無頭緒。是因為有些交情,周掌櫃才答應了她過來看看。

來之前周掌櫃做過最壞的打算,但眼下看她寫的頭頭是道,心便定了下來。

直到看到她寫的東西,周掌櫃才知道是以年紀揣度一個人的本事太過淺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