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黃土高原,此時仍然有幾分姿色(第3/3頁)

要不是這條秦直道,陜北進入關中就很困難。所以,山間直道有數道關隘,皆有唐軍把守,修築有烽火台。

五月初五,時值端午佳節。禦駕出子午嶺,過葫蘆河,來到延安郡。

子午嶺之南是關中,之北是陜北。也就是李洛後世熟知的黃土高原了。可是此時的“黃土高原”,仍然還算是郁郁蔥蔥,稱之為綠色高原更為妥當些。

尤其是勞山一帶,更是山深林密,古木森森。

觸目所見,全無後世千溝萬壑的景象。要知道,黃土高原橫跨後世秦晉之北,秦漢時期本是蒼茫的林海和草原。這裏,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即便因為歷代修宮燒炭屢遭破壞,大不如往昔,可直到宋元時期,仍然勉強稱得上森林密布,水草豐茂。此時的黃河之黃,主要是因為東邊中原的泥沙,而不是黃土高原的泥沙。

最徹底的破壞,始於明朝。

明朝為了抵禦蒙古叩邊,在秦晉之北大力修建長城。為了燒磚,大肆砍伐黃土高原的樹木,導致一片片的原始森林被毀滅。

李洛知道,明朝修了兩百多年長城,就在陜西寧夏甘肅之北,砍伐了兩百多年樹木。到了晚明,陜北高原徹底成為千溝萬壑的荒涼貧瘠之地,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黃河流沙量倍增。

一條蜿蜒數千裏的明長城修成了,一座黃土高原也出現了。黃土高原的出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生態大災難,造成了曾經富裕的陜西,山西,甘肅三省後世長期貧瘠,也間接造成了明末農民大起義在陜北爆發,葬送了明王朝。

似乎一飲一啄,自有因果一般。

可以說,明朝的砍樹燒磚,是中國歷史上和蒙元養馬中原相同等級的生態災難。明朝砍樹燒磚造出黃土高原,元朝養馬中原造成華北沙化。

從此,北方徹底沒落了。

幸運的是,李洛趕走了蒙元,華北生態惡化大勢被遏制,加上在中原大規模植樹造林,興修水利,此時的中原華北生態已經開始大幅好轉了。

而此時的黃土高原,仍然還是綠色高原。

李洛看著時不時出現的樹林,看著祥和寧靜的村莊,看著地裏長勢喜人的莊稼,不禁心生喜悅。

好啊,真好。空氣很清新,富含氧離子,完全沒有後世那種黃土高波的蒼涼空曠之感。

此時的黃土高原,仍然有幾分姿色。

還來得及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