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唐主秘令(第2/3頁)

什麽?李洛和崔秀寧對視一眼,又是高興又是擔心。

征兒會作詩了?好啊。

可是,八虛歲的孩子,能做出合格的詩麽?要是做出一首狗屁不通的打油詩,那就是跌份了。

不利於儲君的形象啊。

“哦?太子如此年幼,也能作詩麽?嗯,你倒是念出來給朕聽聽,可不要念錯字。”李洛微笑道。

一句話,就降低了要求,為兒子準備好了台階:不念錯字就行。

心疼兒子啊。

崔秀寧聞言一笑,也給兒子一個鼓勵的眼神。但是,這當媽的忍不住有點緊張起來。

眾目睽睽啊。有駱賓王在前,誰敢說八歲孩子作不出詩就是理由?

顏鐸也有點緊張。

李征雖然只有八虛歲,身量矮小,可卻隱隱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氣質,他本身就生的俊美可愛,加上氣度尊貴清華,看上去很討人喜愛,如此粉妝玉琢的小美男,也不知將來便宜哪個女子。

卻見李征從容不迫的微微仰頭,聲音清稚的吟道:“大鼎三千斤……”

什麽?大鼎三千斤?

李洛的臉色有點尷尬,這首句,太俗白了啊。崔秀寧的笑容也有點僵硬,兩只手開始攪起手指。

大臣們卻紛紛點頭,煞有其事的說“大氣,大氣”。

卻聽李征又念出第二句:“是古不是新。”

這一下,大臣們也不好意思說“大氣”了。

李洛呵呵一笑,這是打油詩啊。崔秀寧感覺臉蛋有點發燒,而太上皇顏鐸的老臉也有些掛不住了。平時讓征兒背了不少唐詩啊,怎麽今日……

正在眾人都有點尷尬時,小太子又緩緩念出第三句:“問君夏朝月……”

咦?還有轉折啊!這一句似乎不錯。李洛和崔秀寧頓時神色一松,卻更加期待了。

大臣們也愣了一下,似乎還行?

小太子的聲音猛然拔高,帶著一絲霸氣,“可有大唐明?”

李洛頓時松了口氣,不錯!

崔秀寧的笑容更加明艷動人,臉色滿滿寫著“這是我兒子”。而顏鐸也露出老懷寬慰的笑容,顫巍巍的點頭。

“好啊!”韋素趕緊說道,“想不到太子殿下不到八歲,竟有這等詩才了!”

“大鼎三千斤,是古不是新。問君夏朝月,可有大唐明?這前兩句看似平平無奇,可後兩句平地拔起,竟有點睛之妙啊。”

大臣們紛紛誇贊太子殿下做的好,神童這樣的話都出來了。

平心而論,這首詞真的很普通。可出自一個不到八歲的稚子之口,還是現場發揮,應景而作,那是非常難得了。

這說明,太子殿下……很聰慧。

問君夏朝月,可有大唐明?這一句看起來簡單,卻表明了大鼎的古老,以人擬稱大鼎,橫生妙趣,又隱晦的稱頌了大唐。

“好,吾兒此詩尚可。”李洛很是高興,他取下腰間的一塊羊脂玉珮,遞給李征,“此玉,已隨朕八年,就賞賜給你。”

“謝父皇!”李征雙手接過帶著父皇體溫的玉佩,心中很是歡喜。

一塊玉佩不算什麽,難得的是父皇戴了八年啊。

君臣觀賞完雍州鼎之後,李洛下令將大鼎封存起來,等閑不得出示。等到長安宮建成,將專門修建一座寶鼎殿,專門存放古鼎。

姚隧感慨地說道:“陛下,微臣當初隨先師(許衡)治學,先師曾懷疑,古雍州應該包括益州東北。如今看來,古雍州真是包含益州東北啊。這麽說,那古蜀國,該是華夏一脈了。”

姚隧和許衡都不知道後世發現的川東北三星堆文明。可是他們僅僅因為淵博,就能推測出這個觀點,當真了不起,和李洛的老師想法類似一樣。

李洛點頭道:“這也算是更正了以往的謬誤。不過,古雍州是古雍州,如今倒是不必將益州東北劃給雍州,雍州已經夠大了。”

後世有些崇洋媚外的公知,胡扯什麽三星堆是西方文明,要麽是無知狂吠,要麽是居心叵測。三星堆屬於古雍州,和陜西只是一山之隔,距離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的隴南也非常近,怎麽就扯到西方文明?

雍州鼎上的圖畫文字可以斷定,古蜀國和三星堆屬於華夏一脈。

李洛接著下詔,將發現雍州鼎的消息昭告天下,並命人拓下雍州鼎上的圖畫和字符,令姚隧等人研究解讀。並理直氣壯的告訴天下,發源於益州東北的古蜀國屬於古雍州。

迎鼎宴過後,李洛立刻轉入北伐的準備當中。

唐主秘令,八月十八,北伐!

還有三個月的時間,數十萬唐軍將兵臨中原!

……

“砰砰砰!”

關山草原之上,數萬唐軍騎兵新兵正在訓練三眼手銃。

此時,他們已經在這裏訓練了一年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