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唐主秘令

很快,文武大臣和太上皇、太子等人全部來到光政殿,瞻仰雍州鼎。

唐廷大臣中,如今淵博之人也很多了。比如在朝的鄭思肖、張三豐、姚隧、王恂、錢選、馬致遠、牟巘、韋素等人,都是對古學很有研究的學者。尤其是姚隧,在國學考古上更是許衡之後當世第一人。

太史令姚隧仔細瞻仰了雍州鼎,立即跪拜叩首:“啟稟陛下,以微臣看,此鼎必是夏禹所制雍州鼎無疑!微臣恭賀陛下,恭賀大唐!雍州鼎出,而大唐之都正在長安,這可是天大的吉兆啊!”

姚隧本是蒙元大臣,許衡弟子。被特察局“請到”江陵行在後,開始還不願意降唐。可當知道傳國玉璽在李洛手中,又看了瀛州帶回的上古失傳古籍後,就立刻歸唐。

他是海內古學第一人,他既然也斷定是大禹雍州鼎,那就再也不會錯了。

王恂和鄭思肖等學者,也都一致認為,絕對就是雍州鼎無疑!

“恭賀陛下,恭賀大唐!”數百文武大臣一起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啊好啊!”太上皇顏鐸顫巍巍的摸著雍州鼎,對小太子李征說道,“大郎,這就是雍州鼎,你瞧仔細了,這就是華夏正統!”

李征已經八虛歲了,他滿目驚訝的仰視著比自己還要高的雍州鼎,感到一種宏大的氣勢,讓他心生敬畏。

李律和李微也是一臉震撼的仰視大鼎,目中帶著敬畏之色。

“兒臣恭賀父皇,恭賀大唐!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征也趕緊跪下,李律和李微也跟著哥哥跪下。

李洛看著跪了滿殿的大臣和兒女,心情很是暢快,微笑著說道:“眾卿平身。今晚,朕在宮中設宴,就叫迎鼎宴,諸卿可帶家中誥命一起赴宴!”

“謝陛下!”眾人再次拜謝後,這才一個個面帶喜色的爬起來。

他們高興的不是有宮宴吃,而是高興大唐得到雍州鼎。

但是吧,也不是每個人都高興。比如曾經的高麗王,現在的東順侯王賰,就心中酸澀無比。

哎,上天太眷顧李洛了,什麽都給他。可是寡人呢?

寡人的高麗國沒了,就是王後王子都去了大都,曾經的高麗大臣,也刻意和寡人保持距離,一心諂媚李洛。

寡人,什麽都沒有了啊。

“東順侯,為何愀然不樂啊。”李洛忽然問道。

在滿殿歡喜的面孔中,王賰郁悶不樂的神色顯得很是醒目,李洛很快就發現了。

王賰心中劇震,趕緊跪下,心生急智地說道:“啟稟陛下,臣非不樂,只是在構思詩句,以為陛下賀!是以魂不守舍。”

哦?構思詩句?

李洛似笑非笑的看著王賰,“那不知東順侯有何佳句?”

王賰好歹也是飽讀詩書的,一首應付局面的小詩還是難不倒他,他情急之下,倒也真的硬生生憋出幾句:

“帝裔生隴右,寶鼎出雍州。一統江山日,盛世啟千秋。”

雖然簡單,卻也難為他了。

“哈哈!”唐主大笑,雖然心中雪亮,卻也不揭穿王賰,“不意東順侯竟有子建之才。嗯,此詩倒也應景。”

安珦、金崇信、李簽等故高麗大臣,都是松了口氣。雖然平時他們刻意和王賰保持距離,但內心還是希望王賰平平安安,那份對故主的香火之情,始終還是在的。

太史令姚隧微笑道:“陛下,微臣有詩《鼎出》獻上,以為陛下賀。”

唐主很是高興,“姚卿是海內大家,此詩必然不同凡響,朕洗耳恭聽。”

“陛下謬贊。”姚隧對李洛和崔秀寧行禮,又對眾人一個環揖,“在下拋磚引玉了。”

隨即,姚隧繞著雍州鼎,撫須緩緩吟道:

“三皇教化孕華土,五帝奠基育夏方。歷山銅出鑄大器,古朝廟祭始禹王。太虛中藏天地遠,河圖上刻道符長。重光只為唐天子,隱世皆因秦始皇。”

此詩八句,竟然一口氣對仗到底,四處用典,通篇沒有一個鼎字,卻分明在說鼎。雖不用一個歌頌之詞,可褒揚當今皇帝之意卻高大堂皇。此詩之中,鼎已經不是一件青銅器,而是生而有靈氣有道意的神物。

不過,姚隧顯然不喜歡秦始皇。他說古鼎之所以隱世不出,就是因為始皇帝,而之所以重光出世,完全因為大唐天子。雖然是捧了李洛,卻狠狠踩了嬴政一腳。

至於古鼎是始皇帝故意埋葬起來的事實,就被他故意忽略了。

李洛點頭微笑,連說“好詩”。雖然他不認同姚隧對始皇帝的偏見,卻不得不承認,姚隧就是姚隧,此詩比王賰的詩強出一大截。

當下,眾臣紛紛獻詩,不過雖是歌功頌德,卻沒有一首能壓過姚隧的《鼎出》。

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小太子李征,竟然也要求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