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3頁)

“傅宣燎。”時濛最後一次喚他的名字,“再給我一點時間,好不好?”

這讓傅宣燎想起去年冬天的某個晚上,他把時濛送回時家,時濛沒有著急進去,而是站在門口,提出了下周六也一起出去的請求,用的也是一句帶有服軟意味的“好不好”。

可當時他急於逃避,不曾答應,後來他們就再也沒有過那樣的好時光。

於是五年來,傅宣燎第一次不對時濛的強迫做出反抗,任由他在黑暗中用刀抵著腰帶到車後座,再用麻繩把雙手在身前捆了個結實。

開車的司機話不多,他們在沉默中風馳電掣幾十公裏,踩著天蒙蒙亮的那一刻,趕到離楓城最近的海岸邊。

車費用的是傅宣燎西裝口袋裏的三張百元紙鈔,如今這衣服披在時濛身上。傅宣燎記得裏面還有兩張,想來被時濛拿去買了刀和麻繩。

雨停了,清晨風平浪靜,水溫較低,幾艘早起的漁船揚起風帆,朝著泛紅的地平線方向駛去。

傅宣燎被安置在碼頭邊等著,他看見時濛與岸邊的一個老頭說了些什麽,指了指停靠岸邊的一艘小漁船,並遞給老頭一套看上去價值不菲的紀念幣。

老頭過來幫忙松開系船柱上的纜繩後,時濛返回身對傅宣燎說:“上去吧。”

傅宣燎沒聽時濛提過會開船,但還是上去了。

他想對時濛說“不用綁我不會跑”,可看見時濛頻繁盯視過來的目光,又作了罷。

針鋒相對許多年,他從未順著他,這次不如就聽他的話。

時濛傷勢較重,登船的木板走不穩,傅宣燎擡起被捆的兩條胳膊給他當扶手,他也沒推拒。

只是上了船,他便不再理會傅宣燎,走到發動機前,按下啟動電鈕。

儀表盤上的油、水壓力讀數發生變化,船在轟隆聲中動了起來。

透過前視窗,時濛看向無垠的海面,被閃爍的波光刺得眯起雙眸。

他手上包著厚厚的紗布,嘴唇全無血色,迎著晨曦,皮膚蒼白到近乎透明。他應該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而不是坐在這條破舊的漁船裏。

可他不打算回頭。

因為船上載著他此生最無上珍貴的寶物,他們正晃晃悠悠離開碼頭,前往大海深處。

去做最後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