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4/4頁)

“明天上午十點到十點一刻,給林小姐留個時間。”

*

數日後,義興商會會館大廳,茶房劉五捧著一張木框裝裱的厚紋紙,顛倒看著上頭的花體英文,笑道:“蘇太太,這上頭寫的是英文嗎,小的怎一個字母都不認識?”

“大清皇家海關官方采購合作商。”林玉嬋笑答,指著正中央墻上,“就那裏吧。”

劉五爬上梯`子,叮咚幾下,把這大木框釘在最顯眼處。

大廳裏數位友商圍上來,擡頭細看,嘖嘖稱贊。

林玉嬋拿著赫德和徐建寅的訂單,去相關洋行談團購,終於談出個八折批發價,運費也相應的分攤至一半。西歐最新制造的各種精密科學儀器,此時應該已經裝船出港,漂在了太平洋上。

赫德不得不服,立刻踢掉原先報價的幾個洋行,讓海關跟博雅公司簽了供貨合約。

雖然廣方言館的辦學經費還得繼續籌,但多少減輕了他的負擔。

林玉嬋的傭金也要得很良心,百分之五,夠她跑腿的時間和精力。

不過,她額外管赫德要了些東西——就是如今掛在會館大廳裏的資質證明。

這是她軟磨硬泡求來的——海關原本無此規矩,去年她供貨茶葉的時候,也沒人給她開這麽一張“合作證書”;但如今情勢不一樣。義興商會根基不穩,亟需權貴背書,方能在洋商和華人街坊中站穩腳跟。

赫德自知欠她人情,一張簽字證明又不是什麽違規的東西,於是爽快答應。

這份海關蓋戳、赫德簽名的證書,相當於一件護身符,讓再有對商會心懷不軌的二憨,不管華人還是洋人,動手之前能三思一下。

自從那借“傷風敗俗”鬧事的幾個首犯,被巡捕房罰了款,判了苦役,鄰近街坊們便不敢妄動,慢慢接受了自己身邊有個牝雞司晨的商會的現實。

有時候看到林玉嬋出來進去,還會跟她點點頭,側身讓個路。

加上林玉嬋要來海關證書鎮宅,給商會戴了頂洋帽子,更沒人敢說什麽。

此外,林玉嬋還請商會中的加盟友商動用自己的關系,若是能求來個知縣、道台什麽的題字匾額,也趕緊掛在商會裏辟邪,刷一刷安全指數。

可惜中國人的關系網錯綜復雜,“面子”這東西比較玄幻,不是說求就能求來的,得等機會。就算有人跟官府關系密切,也得先把自己罩住了,才有余力照顧商會。

所以匾額什麽暫時沒有。林玉嬋尋思,若是以後商會賬目有盈余,賑災、修路的時候捐點錢,不愁沒有官府認證。

海關同樣的證書還有另一份,讓她裱起來,掛在博雅小洋樓裏。

過去那裏掛著容閎的耶魯畢業證書,拉丁文花體纏繞,逼格頂天,讓每一個進來的洋人——尤其是美國人——肅然起敬。

後來這墻上空了,林玉嬋總覺得缺點什麽。現在拿海關證明湊個數,表示我上頭有人。

差強人意。

然後林玉嬋將西歐儀器制造公司的發貨匯單抄錄一份,給徐建寅寫了回信,托露娜帶去安慶。

她告訴徐建寅,這些儀器都是從西歐直接發貨,自己沒條件親自驗貨。但所托洋行都是信譽出眾的大公司,如果發現貨不對版,或是粗制濫造,徐公子可以直接找我免費退換。

在信件末尾,林玉嬋直接表示,這是朋友間互相幫助,傭金就免談了。以後他若是有大額訂單,再說。

不過,考慮到徐建寅父子都是過分客氣,不肯白占人便宜的性格,林玉嬋幾乎能想到,徐建寅收到信以後,被老爹徐壽花樣訓斥:“不像話!快去給人家姑娘還錢!”

林玉嬋又扯一張新信紙,大大方方地求了學神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