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4頁)

史密斯終於有點慌張。他躲在聖誕身後,大聲辯解:“這磚是我買的!是我問廟裏的人買的!金錢交易,買定離手,你們不能反悔,那是不講信用!”

保甲破口大罵:“老子的伢才七歲,他懂個屁!你給他幾個錢他能把他親娘賣咧!”

圍觀人大笑:“把東西交出來!娘的,咱們一塊上,十個還打不過他的一個黑廝?”

……………………

眼看群情激奮,蘇敏官在不遠處微微蹙眉,微一伸手,攔住了義興船員們想要管閑事的腳。

今日算是徹底見識到了武漢三鎮的民風。史密斯今日要栽。

不過,要是真把洋人當眾圍毆至死,那可沒法收場。

在場這些鬧事的“刁民”,雖說法不責眾,大概不會通通掉腦袋,但為首的大概會砍幾個,其余至少都是流放三千裏。

別人的死活原本不幹他事。但他看到,已經有官兵聞聲而來,拉著百姓詢問情況。要是史密斯今天真死在這群人手裏,他、林玉嬋、還有諸多看熱鬧的船員,估計都得拉回衙門審一審。

他朝眾手下使個眼色,讓他們看好林姑娘,自己整理衣帽,咳嗽一聲,打算去客串漢奸,幫著圓個場。

“諸位,我是搭載這洋人來漢的輪船船主……”

自我介紹剛說到一半,忽然一個旗人營官縱馬而來,不客氣地打斷了他。

“肅靜!”

蘇敏官微微一驚。他在綠營手底下吃過虧,不聲不響退後。

“總督大人到!閑雜人等退開!”

一頂小轎搖搖晃晃地擡了來。兵丁衙役排開陣勢,迎出一個威武大官。

史密斯原本已經犯慫,抱著那裝古磚的包裹,猶猶豫豫的要打開。一看見中國官員來了,當即面露得色,挺起胸膛,朝那轎子脫帽致意。

喧嘩的百姓一下子沒了聲,有人竊竊私語:“湖廣總督!”

有人猶豫著跪下,不知該磕幾個頭。

但武漢人民對於父母官的尊重也僅限於此了。湖廣總督官文,是個玩鳥弄鷹的旗人,坐這個位子全為監視曾國藩和湘軍。在武漢三鎮的茶館煙館裏,百姓背地裏諷刺道,說總督府有“三大”——妾大、門丁大、廚子大,譏諷他不諳政事,諸事決於家奴。

所以這頭磕得也很馬虎。大多數人幹脆趁亂跑走。

蘇敏官一回頭,林玉嬋不知何時也溜了,半個人影不見。

江高升苦著臉打手勢,指指漢口租界方向,表示自己攔不住。

蘇敏官心中隱約有猜測,冷漠看戲。

只有那保甲,讓旁人攙扶著,下了滑竿,俯身大拜,連呼:“父母官為小人做主!”

這種民間鬧事的雞毛蒜皮,撐死了歸知縣管,本來不必驚動總督。但官文恰好來漢口視察商業,聽到喧嘩,又見此事牽涉洋人,不敢怠慢。當即丟下公事,過來刷個政績。

隨從們嘰嘰呱呱,幾句話說明了情況。

那保甲磕頭拜道:“小的先祖就在嶽王廟裏供神,傳到小人這裏第七代,小人實在不能讓這廟裏的一磚一瓦毀在小人手裏!官老爺可憐見,請洋人歸還古磚,小的願自掏腰包,補償洋人的損失……”

雖然心中恨洋人,但也知道洋人在大清朝的地位。因此當著官文,保甲這番話說得低聲下氣,全無方才的豪放氣概。

雪地濕滑,已被來往人群踩成烏黑。保甲在地上,膝蓋馬上沾了黑泥。寒入關節,刺得他眉頭連皺。

倘若是個愛民如子的官老爺,此時該叫他平身,站起來說話。

但在官文心中,洋人才是最要緊的。他壓根沒理那保甲,擺出一副笑臉,跟史密斯作揖寒暄。

“……原來是洋行特派專員。不知在漢口還待得慣麽?飲食可還適應?……”

官文擺出一副親民的面孔,屈尊紆貴跟洋商交談,一邊朝身邊通譯連使眼色。

通譯會意,趕緊提醒:“古德摸寧。大人,洋話叫古德摸寧。”

官文:“……古德摸寧!”

全然不知眼下已是午後,“摸寧”早過了。

史密斯不說破,也做出禮貌紳士的模樣,笑著捧了官文幾句,然後說:“中國文化太古老了,連一塊小小的磚頭,都比美利堅國家的年齡大。在下實在是艷羨不已,只望歸國之時,能帶回些有意義的物品,紀念這個充滿魅力的國家。”

頓了頓,見這官員是滿洲人,又笑著說了一句不知哪學的滿洲話:“皇帝萬歲。老爺吉祥。”

官文一聽,笑得眼沒縫,連連拍史密斯肩膀。兩人迅速熱絡起來。

圍觀百姓面面相覷。

有人試探著說:“可是這樣洋人偷東西……”

“放肆。”官文瞪了一眼,“人家仰慕我中華文化……”

說到一半,又覺得有點別扭。畢竟這“中華文化”是幾百年前的舊貨,不關他滿洲人的事兒。更是嶽飛廟裏的東西,能算啥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