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4/4頁)

林玉嬋心裏後悔呀,一角錢沒讓女工掙著,便宜這工頭了。

那她也就不客套了,指著棉田問:“有人預定嗎?收購價多少?”

監工本以為是小家碧玉來農村看熱鬧,沒想到她上來就問行情,猛一下沒聽懂,皺眉看她一眼。

林玉嬋耐著性子,又問一遍。

“像這樣一畝田,棉鈴軋過,能出多少斤花衣,賣多少價?”

那工頭懶洋洋道:“我又不管這事。洋人出多少價,我們賣多少價,看年景咯。”

就這樣一句話,那工頭覺得,足夠敷衍一個求知欲過剩的小娘皮。

林玉嬋:“……”

棉花枉為江南明星大宗商品,中國人竟然連定價權也沒有。

也就是棉花近年緊俏,洋人互相競爭購買,這才年年賣出高價。普通棉農也許根本不知道市場動向,糊裏糊塗就發財了。

她還待再問,那工頭忽然看到什麽,撇下林玉嬋等人,帕子擦一把汗,迎上另一側。

“鄭老爺吉祥!老爺總算來了,快來人,給鄭老爺搬凳子坐!哈哈哈,我們家老爺盼您盼好幾天了,鄭老爺喝茶嗎?請院子裏坐……”

一輛小騾車停在小路上。下來一個穿長衫的年輕商人,身後跟著個仆役。

那工頭一溜煙跑過去請安,態度十分恭敬,腦袋幾乎栽進棉花田,如同見到衣食父母。

林玉嬋:“……”

反正被人輕視也不是第一回 了,她朝紅姑念姑笑笑,提議:“去鄰村看看。”

三人走過田壟,和那下車的“鄭老爺”擦肩而過。

工頭正熱情地介紹:“咱們這裏的棉花田,以前請專人育過種,出的棉鈴成熟白亮,老爺肯定滿意……”

林玉嬋突然心裏一跳,放慢腳步。

這“鄭老爺”她認識!

他腰間的太極護身符黑白分明,金絲線在陽光下閃爍微光。

鄭觀應壓根沒注意她,用心聽著工頭說話,一邊令仆人去摘了幾朵棉鈴,拿在手裏細細看,捏一捏,估算其中水分。

“我的祥升號,只收最優。”

鄭觀應語氣平平,依舊是惜字如金,慢慢說。

“當然,那是當然!”工頭賭咒發誓,“我們的棉花也會請專人分出品級,只會給您一級品!”

*

林玉嬋望著這個瘦瘦弱弱的大佬的背影,瞬間想給他跪下。

鄭觀應作為英國寶順洋行的見習買辦,當初容閎遭難之時,曾經友情出面,幫容閎遞過一封擔保信。

而他方才所說,“我的祥生號”,又是什麽意思?

林玉嬋很快想明白了。買辦者,經紀人也。幫助洋商從中國商人手裏大批收購土貨,主要活動範圍在碼頭和商鋪,並不會親自蒞臨棉花田。

鄭觀應這貨,看來是自己私下開了個商號,收了棉花,轉手賣給東家寶順洋行!

反正洋行總是要買棉花的,管誰買不是買,不如便宜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邊拿著洋行薪水,一邊榨取華商傭金,自攻自受,自賣自買,賺著雙方信息不對等的差價。

二十出頭的見習買辦,就能想出如此妖邪的生財之道。所以啊,人家能做到“晚清四大買辦”之一,是有原因的。

不過呢,其他買辦也不會放下架子,風塵仆仆親自下鄉勞碌。鄭觀應這種又有天分又努力的角色,活該出人頭地。

那工頭也知道鄭老爺是潛在大金主,圍著跳上竄下,派人去請地主,自己化身導遊,叭叭叭說個不停,把這棉花田的種種好處,一口氣介紹了八百字說明文。

說完才發現,剛才那莫名其妙的幾個姑娘,正站在不遠處,用心聽呢。

“哎,你們怎麽還沒走?快走快走!我沒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