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4頁)

如果王全能從此誠信經營,不再搞那些昧良心的副業,林玉嬋覺得,自己還是很樂意和德豐行共生的。

前提是,不能被他們給擠垮了。

博雅精制茶的利潤率、銷路均有限。林玉嬋令徐匯茶號連日趕工,開發出了兩種新產品:

小博雅(Liberal Junior),是博雅精制茶的平民版,加工程序稍微簡化一些,毛茶品質也相應降低,可以更快地大批量生產。也不需要那麽精致的手繪茶葉罐。這個品牌對標出口歐洲的普通中國茶葉,可以在茶貨碼頭上,和其他茶行商人同台競爭。

林玉嬋讓毛順娘負責小博雅的篩選和抽檢。她自己單占一間工坊,做得有滋有味。

此外還有博雅俄國專供(Liberal Cadet)——此時的俄國也搞著全盤西化,貴族們爭相學歐洲做派,紅茶銷量大增。而且毛子口味不刁,譬如湖南茶,英國人認為過於辛辣味重,因此價格不抵福建茶,但俄國人反而喜歡。

大清開埠後,俄商從上海收購茶葉,水路運到天津,然後轉陸路,運到中俄口岸恰克圖,再橫穿亞歐大陸,送至西部大城市。

這是一條很受歡迎的茶葉貿易路線。路途十分遙遠,因此對茶葉新鮮度的要求也不高——反正路上要放很久。

所以俄國專供茶葉,選材上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包裝一定要嚴密,裏三層外三層,決不能被西伯利亞的雪給浸透了。

有這兩樣二線產品,足夠彌補博雅精制茶上缺失的利潤。

不過林玉嬋不敢常臨徐匯茶號,只是派趙懷生慣常監督一下,工作效率不免打折扣。新的茶葉生產線尚未帶來財源滾滾。

不過,起碼不虧錢。

*

至於博雅俄國專供的包裝,林玉嬋請來西方列強中的叛徒——海關的維克多·列文先生,設計法語彩繪茶葉罐,撰寫法語廣告詞——此時歐洲法語是通行語言,俄國上流社會以講法語為榮。鄉下大老粗才講俄語。

半天工費十兩銀子。

沒辦法,高端翻譯人才稀缺。否則容閎之前也不會輕輕易易月入巨款,任由舊博雅天天虧錢。

林玉嬋讀了一遍那幾行法語介紹,覺得有些詞也不難猜嘛,跟英語單詞長得差不多。

要是她有點法語造詣,能省不少錢和時間。

“林小姐,想不想學法語?”江海關側花園裏,維克多圍著她打轉,心癢難耐地問,“我可以做你的私人教師!學費也可以不要!只要……”

“有這時間你不如去土山灣孤兒院做義工。”林玉嬋笑盈盈地回,“我妹妹住在那裏……”

“你妹妹!你還有妹妹!”維克多驚喜地叫起來,“她叫什麽?——弗洛倫斯?預備修女?天哪她一定很漂亮。”

“人見人愛。”林玉嬋如實回答,“就是脾氣有點暴躁。可能不會回應你的熱情。”

“不,不會有人比你更絕情了,我可愛的林小姐。你從來對我沒有好臉色。”

林玉嬋甩給他一個絕情的臉色,然後直接告別,從側門進江海關。

她現在也是大忙人,出來一趟不容易,不是專門來跟維克多約會的。

崔吟梅禮貌地接待了她。

“林姑娘,今年是七地海關一起招標——我猜是去年你開的頭吧?來來來,表格在這裏。”

一年過得真快。去年此時,林玉嬋為了張茶葉訂單,在走廊裏飛著裙子狂奔,追著赫大人討說法,那副滑稽樣很多海關員工還記得。

不過她後來奇跡般地拿到了七地海關茶葉訂單,眾人猜什麽的都有,總之不敢再笑話她。

“今年不會通融了哦。”崔吟梅指著墻上一張布告表格,“看看,投標的已經十多家了。比去年更多一倍呢。”

林玉嬋快速讀表,認識自己的競爭對手。

國康行、元亨茶棧、萬記茶行、惠成茶行、大安茶行……

在一堆吉利店名之中,她看到了——

德豐行。

意料之中。

----------------

“這是我手下人查訪出的消息。”蘇敏官一邊給船解纜,一邊遞來一張字紙,“德豐行從廣州帶來不少洋人客戶,能找到的,名單也都在下面。看來和博雅有重疊,你要小心流失買家。”

第一縷日光穿過晨露和薄霧,灑在他的鼻尖和肩膀,讓他整個人顯得蒼白而硬朗。

林玉嬋笑著接過,往他手裏塞幾塊銀元:“謝了!大哥們的辛苦費。還有船錢。”

蘇敏官接過,隨手丟給後面的小弟,目光往下,虛點在她腰間,停了一會兒。

林玉嬋微微臉紅:“還是能看出來?”

他微微一笑:“放包裏吧。”

這姑娘太瘦了,全身上下沒一兩贅肉,完全沒法像某些大腹便便的西洋紳士一樣,腰間悄悄掛支槍。

他忽然神思倒轉,心想,也虧得她想出那個主意,槍支拆掉,裹在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