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4頁)

林玉嬋:“我這就把鑒定毛茶的標準寫給您——大不了我預期全錯,您空手而歸,再把這錢還給我嘛。”

頂多自己少拿兩個月利息。不過現在也沒余額寶,談何損失。

容閎想想也是。一百塊對他來說是小錢,就算真打水漂了,自掏錢包還給她就是。

他也經商好幾年,這麽大膽的計劃從來沒見過,有點心癢。

反正不是他自己擔風險,就當看個戲。

這麽一想,他便點頭:“那便簽個字據,也算保證姑娘的財權,可以麽?”

林玉嬋喜道:“我正不好意思開口呢。”

兩個都是爽快人,“代購協議”一式兩份。林玉嬋收好,高高興興跟他道別:“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容閎朝她拱拱手,吹吹自己手指頭,躺回躺椅上讀報紙。

還沒撂下眼皮,忽然又擡頭。

“林姑娘,Kung-Hei-Fat-Choi!”

林玉嬋睜大眼睛,樂了。

“您也是廣東人?”

平時聽不出來啊!

容閎清清嗓子,用生硬的廣府話說:“講起來好沒面子。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早就忘光了,還是回國之後請洋教士重新教我的粵語。今日得見同鄉中也有如此見識之女子,一時情不自禁,哈哈……”

他忽然想起什麽,“對了,本來今日有美國朋友邀我共度中國新年,我這副樣子怎麽去,況且心裏有氣,已經推掉了。今晚大概注定要一人食年飯——林姑娘,你今日應該是和親友團聚吧?在下冒昧加個塞,方便麽?”

林玉嬋一怔,“這……”

容閎忙打個哈哈,道:“我是新派作風慣了,姑娘若嫌我唐突無禮,就當沒聽過。”

林玉嬋忍不住漾出微笑:“方便方便。今日我和同鄉聚……”

敏官不是嫌冷清嗎?熱鬧點他肯定喜歡。

“下午四點半,我來接您。”

*

海關宿舍已經空了大半。有的回家過年,有的跟林玉嬋一樣,忙著收拾搬家。

赫德初掌江海關,雖然給同樣的職位開出了更高的薪資,但中國人安土重遷,不少粵海關的舊雇員不願意當滬漂,打算回鄉重新找工作。

按照赫德制定的新規,所有未完約的雇工,因為不願搬遷而離職的,算海關單方面解約,都發了遣散金,金額和服務年限成正比。超過五十歲的,還有退休金養老金,十分完善。

當然也有因為不能勝任新職位而被解雇的。本來都頗有怨言,打開信封數數“分手費”,也都轉怒為喜,誇贊起來。

廚娘孫氏拆開大信封,數著裏面亮閃閃的銀元,感嘆道:“赫大人真是體恤下人的父母官。我以前在大戶人家做工,說解約就解約,不扣錢就謝天謝地,哪來咁多遣散金!唉,可惜我還有老公仔女要照顧,不然就留在上海多好!”

林玉嬋透過窗戶望著江海關大樓上的鐘,感慨赫財神進步真快。

還學會邀買人心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海關薪資優厚,招聘所外頭的隊都快排到黃浦江裏去了。

況且這一屋子人的遣散金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外籍高管的月薪。

孫氏贊嘆一會兒,轉而為林玉嬋不平:“你又不回鄉,幹活也勤快,赫大人怎麽也不留你——你又是完約,連遣散金也沒有,好虧的!洋大人也不能欺負寡婦呀。”

林玉嬋置之一笑:“規則嘛。”

她從給自己的信封裏抽出一張薄薄的紙,讀了幾遍,貼身藏好。對她來說,這紙比多少錢都重要。

海關開出的“離職證明”:蘇林氏,寡婦,1846年生,廣東南海人,身家清白,供職粵海關期間,勤勉負責,謹慎守法……

中英雙語,蓋著總稅務司公章,十分正式。

她毀了自己的賣身契,此後就相當於黑戶。

要是留在廣州,有個德豐行的老冤家不說,官府隨便一查,她也沒法自證良民,躲不過封建社會的鐵拳。

而上海近年難民激增,黑戶一大把,官府管不過來。

只要等到下次人口普查,用這張離職信作證,她就能擁有一個清白合法的新身份。

赫德這分手禮物太給力了,堪稱無價之寶。

唯有自己姓氏前頭那個“蘇”,總覺得有點礙眼。她忍不住找點白漿糊,看看能不能給塗掉了。

旁邊孫氏看著嚇一跳:“蘇林氏,你幹嘛?”

林玉嬋沒心沒肺地笑道:“以後我是林氏。”

孫氏到抽口氣,輕聲說:“這可不能亂來,被婆家逮著了有你受的!”

林玉嬋很水性楊花地解釋:“我得改嫁呀。”

孫氏不說話了,饒有興趣地看她作死。

然而林玉嬋也就是比劃兩下過癮。她也知道,文件上有半點塗改,就算作廢。

不著急,一步步來。

林玉嬋平日生活簡樸,沒攢下什麽零碎,一陣旋風就收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