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2/2頁)

戰場上軍令如山,本來就沒有價錢可講。

況且,他們還是自己制定的作戰計劃上報聯軍指揮部批準的,現在指揮部讓他們必須完成任務,誰也不能說不對。

……

不光是希臘人頭疼,看著與日俱增的傷亡數字,阿爾布雷希這個聯軍總司令官也很苦惱。

傷亡不等於陣亡,奧地利軍隊的醫療救助體系基本上已經完善了,大部分士兵治愈後還是可以重返部隊的。

可傷亡數字增長速度快啊,尤其是最近一周,奧軍的傷亡人數較上周增長了21%,聯軍的傷亡數字更是增長了31.4%。

盡管戰場上的交換比驚人,聯軍付出傷亡的背後,奧斯曼人付出了更慘重代價。

包括平民在內,戰爭進行到現在,奧斯曼一方的人員傷亡至少超過50萬,沿海地區基本上被打成了白地。

這只是一個開始,深入內陸地區後,奧地利海軍的火力支援就指望不上了,反倒是奧斯曼人占據了地利、人和。

戰線越是深入,奧斯曼能夠發揮的地利優勢越明顯,幸好小亞細亞半島不大,南北寬只有六百來公裏。

聯軍從兩面夾擊,相當於一面深入三百多公裏,戰線並不是太長,要不然奧斯曼帝國以空間換時間,沒準真能撐到國際局勢大變。

打量了一翻地圖過後,阿爾布雷希做出了決定:“給維也納發電,匯報戰場上的情況。

建議外交部給波斯施加壓力,逼迫他們關閉同奧斯曼的貿易通道,掐斷奧斯曼人的生命線。

以聯軍指揮部的名義下令,命令高加索戰區和中東戰區向兩河流域進軍,切斷奧斯曼同波斯之間的聯系。”

自由貿易體系,那也是有針對性的。

英國人賣物資給奧斯曼,那就是屬於自由貿易範疇;波斯和奧斯曼做生意,那就不是自由貿易,而是在和奧地利為敵。

看人下菜是國際政治的本質,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國家身上,產生的效力也完全不一樣。

奧地利奈何不了英國人,就算是抗議也沒多少作用;對波斯人就不一樣,奧地利軍隊可是夠得著他們的。

……

英國人的精彩表演,維也納政府仿佛是集體失明,什麽也看不見,一副不聞不問的態度。

自然不是維也納政府看不到,也不是維也納政府沒有辦法幹涉,真相只有一個,被弗朗茨這個皇帝壓了下來。

包括阿爾布雷希的電報,同樣被弗朗茨壓了下來,順帶還否決了切斷奧斯曼生命線的作戰計劃。

弗朗茨問道:“炮灰部隊組建好了沒有?”

陸軍大臣費斯拉夫:“非洲軍團沒有滿員,殖民地土著數量有限,只是湊齊了七萬人。

缺額部分,陸軍部使用非法入境的罪犯充抵,目前已經征召了五萬人,預計下周即可滿員。”

前線的士兵傷亡增加,維也納政府自然不會看不見。要滅亡奧斯曼,還需要大量的炮灰填坑。

主力部隊弗朗茨舍不得,那就只能讓炮灰部隊上了。

原本非洲殖民軍團是首選,怎奈殖民政府折騰的太厲害,高昂的人頭稅直接讓土著人口陷入負增長,現在的數量已經嚴重不足。

本來維也納政府還可以從其它殖民地征召炮灰部隊,可惜運輸成本太高,一點兒也不經濟。

那就只能拿“罪犯”湊數了,反正十五萬炮灰部隊要湊滿,拿去和奧斯曼帝國拼人命。

這只是第一波,不夠後面還可以繼續。放任英國人給奧斯曼輸血,本質上還是為了更徹底的解決隱患。

奧斯曼政府抵抗的越頑強,戰後留下的隱患就越小,順便還可以幫維也納政府消耗掉已經喪失價值、可能成為隱患的炮灰部隊。

至於坑到了盟友,那完全是意外收獲,原計劃之中弗朗茨可沒有準備坑隊友。

畢竟希臘和黑山太弱了,不值得弗朗茨出手;俄國人本身就元氣大傷,沒必要再給他們放血。

弗朗茨點了點頭:“湊齊了人數就盡快送到戰場上去,前線的傷亡越來越大,指揮官們快要頂不住壓力了。

外交部給波斯人發一份不痛不癢的抗議,著重抨擊他們勾結奧斯曼,插手近東戰爭的事實。

把握好一個度,不要嚇倒波斯人,我們還需要他們給當運輸大隊長奧斯曼。”

“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