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2/3頁)

如果中央政府不投入,地方政府誰承擔的起前期投入?

難道貸款麽?真要那麽幹,恐怕要不了多久,奧地利的地方政府就會集體破產。

指望官僚階級控制成本,那是在做夢。還不如先丟給企業自由發展,等科技進一步發展過後,再回過頭頭來考慮普及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英國人也遇到了,中央政府不撥款,倫敦市政府根本就負擔不起,給了撥款其它地區的民眾又不答應。

不用等民眾們鬧事,國會那一關就過不了。本來首都占據的資源就多,中央政府再進行財政傾斜,會加劇矛盾沖突,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國家分裂。

本傑明·迪斯雷利首相揉了揉額頭,無奈的說道:“那麽把這個問題丟給倫敦市政府吧!奧地利政府都沒有撥款,他們有什麽資格要求我們撥款?

至於他們怎麽幹,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市政府不能履行建設地方職責,把自己的責任推到中央政府身上,這種事情是要不得的。”

踢皮球,這是政客們最常用的手段。如果不是外面的輿論壓力太大,本傑明·迪斯雷利首相理都不會理。

內閣過問這件事情,只是表示了重視,並不等於說就要幹預了。

如果投入資金小,本傑明·迪斯雷利首相還是很樂意刷一波政績,讓英倫三島亮起來。

現在投資這麽大,那還是算了吧!真要是盲目上馬這個大項目,英國的財政收入都不一定夠填這個窟窿。

……

巴黎,悲劇的巴黎市政府再次被遊行民眾圍住了,這足以證明巴黎民眾是懂規矩的。

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這是市政府的責任,不能夠讓中央政府為此買單。

包括拿破侖三世改造巴黎,這筆資金主要都是巴黎市政府承擔的,而不是甩給了法國中央政府。

這方面法國人分得很清,賬目從來都是分開的。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財政收入,而不是全部依耐中央政府撥款。

比如說:市政府的雇員薪水,各個政府機關的運營經費,都是地方政府自行承擔。

要不然,這個年代各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都不夠拿來維持政府運轉。

當然,某些歐洲國家還是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只不過都是小國,本身國土面積就小、人口又少,不需要那麽多機構。

如果地方政府無法承擔行政開銷,中央政府還是有可能補貼的,比如說:奧地利政府就曾經補貼過波黑行省,不然這個窮省連公務員工資都發不出來。

也有例外的,比如說美國。那就是各州玩兒各州的,有錢自己花,沒錢自己想辦法,反正不要指望中央政府。

看著外面抗議遊行的群眾,巴黎市長巴爾科內心是崩潰的。要知道巴黎重建工程,已經讓巴黎政府背上了巨額的債務,壓得他們就快要喘不過氣來。

嘴炮黨說得輕松,提高公共基礎設施,有助於發展經濟,擺脫經濟危機。

實際上,這都是要錢的。沒錢拿什麽去投資?拿破侖三世下令改建巴黎,還不是巴黎市政府在掏錢。

債台高築也是要還的,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巴黎市政府已經多次提高了稅收。

這個稅不能指望普通民眾,他們本身就沒多少錢,最後的大頭還是落在了企業身上。

拿破侖三世是鼓勵發展工業的,所以金融資本家們承擔大部分稅收。坦率的來說,這種稅收分配模式是合理的。

金融業的利潤比制造業更高,高利潤承擔高稅收沒有毛病,因此這一時期是法國工業發展的黃金期。

法國的電力公司也不少,可惜都不成規模。通常一家電力公司,也就幾百名客戶,能有幾千名客戶的都是大公司了。

巴爾科市長在約談了這些電力公司後,就直接放棄了讓他們來承擔構建巴黎供電體系的重任。

沒實力說什麽都是扯淡,既沒有錢,又沒有技術,誰敢讓他們來做?

有興趣承擔這項重任的資本家不少,可是這幫大鱷們的胃口太大,直接讓巴爾科望而怯步。

比如說:金融大鱷羅斯查爾德就有意投資,不只是要求免費,他還要求巴黎政府無償承擔一半的建設費用。

無償承擔一半的建設費用,還不如直接國營算了。顯然,資本家們知道民意的壓力,想要從中撈取最大的好處。

作為自由世界的燈塔,不亮起來怎麽行麽?巴黎民眾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弗朗茨估計做夢也想不到,投資建設維也納電力系統,居然會給英法帶來這麽多的麻煩。

就算是知道也沒有用,他幫不上忙。這個年代普及電力,還是有些超前。等發電機技術更進一步,冶銅技術再上一個台階,才是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