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夜城

1868年聖誕夜,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夜拉開了人類新的時代。

奧古斯特是一名普通的維也納市民,這些年維也納的變化,另他應接不暇,仿若在夢中一般。

帶著家中的孩子,望著明亮的路燈,這就是聖誕節最好的禮物。

“父親這是電燈麽,為什麽這麽亮呢?”

聽到了兒子的問話,奧古斯特不知道從何說起。這個年代沒有互聯網,知識傳播全靠書本。

盡管奧古斯特學歷不低,可是專業不對口。作為一名醫生,他是不需要研究電燈的,自然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不光是他,整個維也納都沒有多少人知道為什麽。維也納不是一座工業城市,有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工作室,卻沒有生產這類產品的工廠。

維也納是內陸城市,又是首都,集合了政治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科研中心、教育中心於一體。

這麽多的頭銜加身,實在是不能再增加一個工業中心了。不然暴漲的人口,能夠把這座美麗的城市擠崩潰。

從弗朗茨繼位到現在,僅僅二十年時間,維也納的人口就增長了兩倍,目前仍然在以8%速度高速增長。

這顯然不是自然增長,如果人口自然增長速度有這麽快,那麽統一全世界都不是夢。

即便是關閉了工廠,作為兩個帝國的首都,維也納每年還是有大量的人口湧入。

人口增長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時至今日,維也納已經是全世界最繁華、美麗的城市,沒有之一。

人均收入躍居世界榜首,巴黎和倫敦都比不了,盡管他們的經濟也很發達,但是大量的工人拉低了平均數。

這也是維也納能夠率先成為不夜城的原因。維也納民眾們的收入已經能夠負擔得起照明費用,而其它城市還承擔不起。

這個年代電費可不便宜,只要中產階級和富人能夠享受的起。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還不夠電力公司開戶的錢。

自從1866年大型發電機技術突破後,奧地利的電力公司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如果哪一座城市沒有電力公司,那麽這一定是一座小城市。

現在奧地利每一座超過人口超過十萬人的城市,都有電力公司安家落戶,至少也有一個分部。

作為新能源產業,維也納政府一直都在扶持,現在是電力公司跑馬圈地的黃金時期。

可惜成本還是居高不下,沒有能夠實現全民普及。阻礙電力普及的最大障礙不是發電成本,而是電線成本,或者說是銅和橡膠。

就算是利用率再低,一千克煤怎麽也能發一度電,奧地利的煤不值錢,發電又不挑食,什麽煤都可以用。

單純的發電成本每千瓦時不超過5格羅申,不過輸送到居民家中的時候,一度電的價格就變成了8先令,整整增長了159倍。

(1盾=100先令=10000格羅申)

沒辦法,用戶數量不多,電線成本又高,加上攤銷費用自然就上去了。

新能源發展最直接好處就是:在經濟危機一片蕭條下,奧地利的煉銅產業和橡膠產業逆市增長。

相關產業鏈上眾多企業因此受益,至少被帶動5億神盾的市場,為奧地利的經濟復蘇貢獻出了力量。

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奧古斯特慈愛的說道:“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需要我的小科學家親自去研究。”

維也納的學術氛圍還是很濃的,科學家在奧地利的社會地位非常高,尤其是出了弗朗茨這位熱衷於給科學家授爵的皇帝後,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追捧。

當然爵位不是那麽好拿的,每年都不一定有一個名額。弗朗茨是現實主義者,沒有看到成果之前,就算是吹得天花爛墜,他也不會理會。

這也無傷大雅,仍然無法阻止民眾們的熱情。奧古斯特也不例外,總是把兒子的興趣愛好往科研上引。

顯然,小家夥不是那麽買賬,搖晃了一下腦袋說道:“不,實驗室太枯燥了。怎麽比得上縱馬馳騁天下,我的志向是要成為一名偉大的軍人。”

看著手舞足蹈的兒子,奧古斯特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現實。不是學霸,想要成為科學家太難了,成為一名軍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德意志地區的傳統是強大的,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才是大部分人的目標。

不要看奧古斯特是一名醫生,實際上他也曾是一名軍人,只不過已經退役了。

在全民兵役制度,基本上每一個成年男性,都會進入部隊服役。沒有服過兵役男性,在社會上容易受到歧視。

現在奧地利的服役率仍然高達95%,剩下的那百分之五自然就是殘次品了。普通人就算無法進入正規軍,也會進入預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