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後續影響(第3/3頁)

一旦埃及落入他們手中,我們的地中海戰略就泡湯了。法蘭西未來的路,恐怕就要舉步維艱。”

這是事實,全世界都快要瓜分光了。現在已經是瓜分世界的末班車,再不努力搶占最後的蛋糕,未來就要過苦日子了。

英國人沒有搶占埃及,可不只是倫敦政府不想。主要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擔心引發法奧兩國的反彈,另一方面他們沒有把握把埃及人幹趴下。

埃及政府擁有一支新軍,並且實力還不弱。這對英國袖珍版的陸路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況且,他們還在和埃塞俄比亞PK,沒有足夠的兵力投入埃及戰場。萬一又打輸了,那就丟人了。

進入19世紀過後,英國陸軍的表現就不怎麽樣。連續輸了好幾次戰爭,盡管都有特殊原因,可這也讓英國陸軍聲明掃地。

反法戰爭就不提了,輸給拿破侖那是正常操作,不需要解釋。

1814年,進攻尼泊爾王國,三萬英軍被一萬多廓爾喀人給反推了,最後靠國力打消耗戰,勉強贏得了戰爭。

1839年,英國人入侵阿富汗,數萬英軍苦戰三年,最後以失敗告終。

接下來的近東戰爭,英國人輸了;後面入侵波斯,結果還是以失敗告終,被迫達成妥協。

現在進攻埃薩俄比亞,還在苦戰中,最終結果尚且未知。

接二連三的失敗,倫敦的政客們沒有崩潰,就算是精神世界強大了,怎麽敢對陸軍寄以厚望呢?

理由?很抱歉,大家不需要這東西。輸了就是輸了,解釋再多都是白搭。倫敦的政客們對陸軍信心不足,已經形成了習慣。

相比之下,法國人就不一樣了。俄國人跌落神壇後,他們就要自詡世界第一陸軍強國,自然不缺乏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