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預備役戰略(第2/3頁)

假如在某一天我們發生了利益沖突,奧地利帝國不能連一戰之力,都沒有吧?

在未來的國際變局中,要保障奧地利帝國的國防安全,我們的軍事實力必須要提高。

考慮到財政承受能力,繼續擴大現役部隊數量困難太大,我們認為在改組動員機制的同時,將預備役數量提升到兩百萬是一個合理的數字。”

“法國威脅論”、“普魯士威脅論”、“俄國威脅論”,一連拋出了三大威脅,顯然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是做足了功課的。

財政大臣卡爾笑呵呵的說道:“陸軍部想要增加兩百萬預備役,我是全力支持的,只要不增加軍費開支就行了。”

不增加軍費開支,這怎麽可能呢?就算是預備役比現役部隊便宜的多,可是每年也必須要進行簡單軍事訓練啊?

奧地利的預備役和大多數國家一樣,都是由退役官兵組成。要提高這個數量也簡單,要麽擴大預備役的年限,要麽縮短現役士兵的服役時間。

想要把預備役數量提高到兩百萬,理論上是一點兒難度也沒有,除了需要錢外。

現在財神爺不給錢,那麽這份計劃不是扯淡麽?這個資金缺口可不是幾百萬,陸軍部東挪西湊就可以補齊,而是上千萬。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無奈的說:“卡爾先生,你不要開玩笑了。兩百萬預備役,這麽多人每年都要進行定期訓練,如果你們財政部不給錢,難道要我出去要飯?”

毫無疑問,軍方在這個時候拋出擴大預備役數量的提議,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爭奪下一年度的財政預算。

大量的外資湧入,1850年的奧地利已經出現了幾分繁榮的意思,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就算很多企業是免稅的,同樣也給政府帶來了大量的稅收。

這並不矛盾,部分企業免稅並不意味著他們的上遊原材料供應,和下遊銷售渠道同樣也免稅。

盡管產業鏈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不過確實已經出現了。一家工廠創造的效益,絕對不僅僅是限於工廠本身。

除了帶動上下遊直接產業鏈外,還帶動了周邊的餐飲、服裝、副食品等配套產業的發展。

不管資本家們的投資是不是理性,帶動了奧地利經濟的高速增長,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經濟高速增長意味著財政收入高速增長,政府有錢了大家才能出來搶預算,陸軍部只不過是胃口太大了一點兒。

財政大臣卡爾不為所動道:“把預備役擴充到兩百萬,也不可能一步就到位吧?

按照目前的情況,就算是每年增加二十萬預備役,減掉超齡人員,最後完成也是十年後的事情了。

你們的“大預備役戰略”預算,實際上可以砍掉後面的一個零,幾百萬盾你們自己擠一擠也就出來了。”

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燈,無論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怎麽掩蓋,這個弱點還是暴露了出來。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解釋道:“話不能這麽說,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一旦俄國人出手打破局勢,我們就必須要采取行動,盡可能的提高我們的軍事實力,才是保障奧地利帝國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擴大預備役數量的辦法很多,不一定要等士兵退役後轉化,我們完全可以組織青壯進行一些簡單的軍事訓練。

戰爭爆發後,只需要一兩個月時間,他們就可以變成合格的士兵,比單純的招募新兵從頭開始訓練要快的多。”

卡爾想了想說:“這個辦法不錯,可是花費太大了。俄國人就算動手了,戰爭也不會短時間內結束,奧斯曼帝國又不是紙糊的。

根據以往的經驗,最短也要打上兩三年,要是拖的時間長了,打個十年八年也不是沒有可能。

到時候再用好了,放心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局,政府的重心都會轉向軍隊,你們想怎麽擴充都沒有問題。”

這種事情弗朗茨遇到的多了,基本上每年財政預算前都會出現,幾乎每次卡爾都是舌戰群英。

“好了,財政的問題年度預算還有時間,你們下去慢慢商議。先討論一下陸軍部提出了預備役計劃,有沒有可行性。”

費利克斯首相回答道:“陛下,建立一支基數龐大的預備役,對我們的國防安全確實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我們接下來的戰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動員一支龐大的軍隊出來,可以將風險降低到最低。”

弗朗茨知道大家是準備學習俄國人的人海戰術了,現在是排槍時代,在戰場上人多的確占優勢。

從人口上來說,奧地利和法蘭西相差無幾,除了毛熊那個變態外,在歐洲大陸上拼人多,奧地利帝國是不慫的。

“支持!”

“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