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4頁)

心中輕嘆,葉安知道這是要殺雞儆猴了,畢竟自己也算表演的總策劃人,於是老老實實起立。

“這是你之前的策論,看看你都寫的什麽東西,回去把春秋抄上五遍交上來!”好在王安石心中有數,沒有怎麽狠罰。

葉安低頭應下,他前幾天就有預感自己要被抓典型。阿蕓傳的影響遠遠超過了預期,連著幾日,一些瓦市裏的藝人常常在國子監門口探頭探腦,甚至想要求見博士想讓他們通融下放自己進去。葉安感嘆這幫人真是不怕死,果然,最後話傳到王安石哪兒。

王大官人出門對著藝人的一通說教,事後,當事人擦幹臉上的唾沫星子心有余悸的表示,這幫當官的嘴皮子怎麽比他們還利索。

然則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終還是被這幫人找到機會了。

葉安無奈的看著眼前的澄暉,拱手道:“老哥,你今日火急火燎的叫我來,就是為了這事?”

尷尬的笑了笑,澄暉不好意思道:“這不是我家那兩個婆娘亂許諾,把人都帶進來了,兄弟你就賣我個面子,至此一次,下不為例。”

疲憊的揮了揮手,前段時間忙著排練節目,好不容易有天假期,結果剛剛回家就被澄暉拉到妓館,說什麽瓦舍中不少藝人都想跟他套近乎。罷了,來都來了,葉安也只能遂他們心意。

順著女使的領路,葉安剛推開門便下了一跳,他沒想到屋裏竟然有這麽些人。環視一圈,大部分為成年男性,也有幾位娘子,甚至還有位個子極矮的侏儒,此人應該是雜耍或滑稽戲演員。

屋中男女見到葉安不約而同的起身問好,並開始自我介紹。他們都為汴梁娛樂界頂級人物,此次前來正是被阿蕓傳觸動,想著與葉安這個創作人請教。

“請教談不上,小子也不過是略懂一二,哪裏趕得上各位浸淫此道多年。”這倒也不是葉安謙虛,眼前這些人有打野呵的、講葷話的、耍傀儡戲的……甚至不少再現代已經失傳,對於這些方面,他懂得是真不多。

可不管怎麽說,大家也只當他是謙虛,畢竟可都見識過他“點石成金”的手段。想到演雜劇那幾人趾高氣揚的模樣,就一陣眼氣。

“葉小郎君說笑了,”一位身著白衣露出大半個胸膛的高壯男子語氣中帶著幾分酸溜溜道:“如今雜劇班的那群人竟您指點,受歡迎程度已經在瓦子裏無人能及,聽聞大名都傳到遼國去了。”

此人名叫魏老三,是一名“喬相撲”選手。單說相撲,大家都能理解,不過這“喬相撲”則很少有人知道。“喬”字在此時作“偽裝”解,喬相撲說白了就是滑稽摔跤,類比的“喬影戲”就是由真人模擬皮影的動作形式,做出種種滑稽可笑的樣子,引人發笑。

此事說起來簡單,但著實為一項很有技術難度的活計。首先身體就要異於常人的好,否則經受不住每天高頻率的摔跤。其次摔跤不要緊,關鍵還要逗人樂,這樣便更有難度了,也難怪在宋朝過後就已失傳。

魏老三已經是喬相撲的領軍人物,即便如此也不過勉強在汴梁糊口,門下弟子大部分改行換業,連他也心灰意冷。如今見葉安沒用多久,便將半死不活的雜劇救了起來,才燃起一線希望。

如他這般的藝人尚有許多,瓦子中競爭如此激烈,大家都害怕自己有天會被淘汰。

但是在這其中,葉安僅僅能為一部分人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比方說有種技藝叫學鄉談,以模仿各地方音俗語娛悅觀眾。多為雙人演出,類似現代的相聲。葉安便參考了些相聲的技巧,傳授給他。再比如諸宮調講書講史的,可以共同湊些錢請大才子些故事,然後一本多拍,共同演繹。

剩下的什麽舞蠻牌、撲旗子、叫果子,葉安是實在沒辦法了,這些東西他聽都沒聽過。看著那幾人失落的目光,葉安又有些不忍,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你們莫不如互相合作,共同弄出個新鮮玩意兒來。”

“這怎麽行?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怎麽合作?”那幾人大驚,覺得這小郎君是在異想天開。

“怎麽就不行。”葉安皺眉,“比方說你們表演撲旗子的,不是愁沒人看嗎,幹脆自己扮作正派人物,撲完中間穿插上一段小令。讓魏老三話個花臉,扮作反派,然後在台上做喬相撲。”

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了,那些技藝雖說乍一看新奇,不過多多少少有些局限性,不然也不會被時代淘汰。如今組合在一起,說不定真能弄出什麽新鮮花樣。

魏老三聽罷眼前一亮,窮則思變,他飯都要吃不起了,自然沒事兒就琢磨怎麽才能吸引觀眾。葉安簡單提一嘴,他心中便有了章程,恨不得現在就回去與人商討。

經過此次聚會,眾人都有不少收獲,在分別的時候紛紛向葉安鞠躬表示感謝。甚至聲稱假如其在京中遇到了什麽麻煩,只要張嘴,他們定會全力相助。可別小看了這些三教九流,有些事情官府都沒有這幫人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