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紫金牒(第2/3頁)

耿曙謄下了一卷又一卷的王都之書,對他而言,更令他感興趣的,卻是上一任雍王,那因病死在深宮中的汁瑯留下的一些記錄——父親生前的至交好友,親近更在汁琮之上,被寄托了雍國所有希望的太子瑯。

汁瑯生前不像酷愛習武的汁琮般健壯,極少帶兵打仗,只能坐鎮落雁城指揮軍務,而哪怕如此,通過對汁瑯生前的行軍布置,耿曙仍感覺到,他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只可惜,死得太早了。

“哥,教我學劍。”有一天,太子瀧說。

“你想學什麽?”耿曙已不似曾經那般排斥太子瀧,偶爾會答他幾句話。

太子瀧頓時有點受寵若驚,耿曙看著他,忽然嘆了口氣。

太子瀧馬上道:“什麽都行!父王不讓我學……只跟著界圭,斷斷續續地學過一點。哥,你當真願意教我?”

耿曙與太子瀧都戴著各自的玉玦,此前太子瀧不止一次朝汁琮提過,想跟隨耿曙習武,而汁琮對此的回答是“聶海會守護你,你用不著學,讀好你自己的書,才是要務”。

“教。”耿曙合上書卷,淡淡道,“先學劍罷。”

冬日陽光燦爛,禦花園裏,太子瀧與耿曙各自手持木劍,開始比畫。耿曙竟是將父親傳下的劍法,慢慢地教給太子瀧。

太子瀧笑道:“太好了,爹總是不讓我學武,哥你多教我點吧。”

耿曙忽道:“父王說得對,教你是因為,這些日子裏,我總在想,若我當年願意督促恒兒練武,他也許就不會死。”

太子瀧沉默,近三個月裏,耿曙沒有再提那個素未謀面的姜恒,太子瀧以為這位不苟言笑的兄長,已經從悲痛裏走了出來。

但他冷不防這麽一句,讓太子瀧不禁生出了少許妒忌之心。

耿曙坐下休息時,出神地看著遠處的藍天。

“讀書,習武,不是為了好玩。就像父王說的,你的天命,是終結這大爭之世。”耿曙答道,“我的天命,則是保護你。天下才不會再有人像我與恒兒一般,經受生離死別。”

太子瀧點頭,答道:“是,哥,你說得對。”

這是耿曙數月來,第一次朝太子瀧說這麽多話。

“人力有時而窮。”耿曙又疲憊地道,“武藝再強,也有辦不到的事,不能把希望全放在我的身上。”

太子瀧把手放在耿曙的背後,摸了摸,耿曙卻已起身,說:“再練一會兒,活動筋骨,便回去念書。”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馳騁不息,眨眼間便是數年。

滄山紅葉凋零,漫山白雪過後,春來時桃花綻放。

數個年頭後的春天,桃花飛過,掠過姜恒的面容。

他手持一把長劍,與羅宣在院中練武,羅宣不僅毒術天下無雙,武藝也十分了得。姜恒最初怎麽努力,結果都是被他一招打翻在地。經過了四年的苦練,已能在羅宣手底下走過三招。

姜恒長大了,他已長到快與羅宣差不多高,與他的眉毛齊平。稚嫩的面容變得沉穩,五官亦多了一股英氣。雖依舊眉清目秀,卻已是美男子一名。

他的身上有股幹凈的少年人氣息,就像長海畔廣闊的天際,雖不常笑,眼裏卻帶著欣然與從容之意,仿佛遭受的苦難從來沒有發生過。

羅宣則依舊是那模樣,四年的光陰未曾雕琢他的容顏,唯一留下的痕跡,就是手臂上,毒鱗的蔓延,已到了臂彎處。

“想什麽?”羅宣道,“又走神?”

羅宣一劍過去,帶著掠過臉龐的勁風,姜恒一式反身,後退,刹那蹬上一步外的桃花樹,在樹幹上奔跑、旋身。

“接我一招!”姜恒身體旋轉,帶著木劍,當頭劈下。

羅宣只是輕巧讓了半步,姜恒便險些頭朝下,摔在地上。

緊接著羅宣側身,橫過大腿,接住姜恒,膝蓋抵著他的胸膛,讓他站穩。

姜恒:“……”

羅宣:“花裏胡哨,成天就自創怪招。”

姜恒每天都被羅宣摁著打,羅宣顯然對這名小徒弟的武學天賦極度失望。

“來日若真有下山那天,”羅宣同情地說,“千萬不要隨便出手,否則你的小命,活不過三天。”

姜恒心道哪有這麽危險?還不是因為你太強。

“暗器練了麽?”羅宣又問。

姜恒點點頭,當著羅宣的面,演練甩手箭。這一招是羅宣教給他的,唯一的保命招數,既然拼劍拼不過高手,總得有一式絕殺。於是羅宣不厭其煩,讓他反反復復、日日月月年年地練同一招,目標很簡單,拈一把飛刀,脫手投擲,扔到五步、十步、二十步外的樹上標記點。

滄山桃林中,每一棵樹都繪好了靶,姜恒練這簡單的同一招,練了足足四年,在羅宣的指導下,動擲,靜擲,十把飛刀,已能中靶九刀。

羅宣則依舊還是不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