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鬧太原城(下)(第5/6頁)

崔老道說:“不瞞您說,您把金槍借與貧道,貧道也不會使,因此想借軍中一名神槍手,以助貧道除妖。”

督軍一想,這倒好辦了,不怕崔老道偷走金槍,諒他也沒這個狗膽。可萬一用壞了,斃了他頂個屁用?如若連我的部下一起借,金槍也到不了他手上,助他一臂之力又有何妨?於是對崔老道說:“老道,我軍中的神槍手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你想借哪一個?”

崔老道說:“聽聞有一位姓陳的長官,是個疤瘌眼,那是個有名的神槍手。”

督軍把副官叫過來一問,真有這麽一位,此人外號叫“陳疤瘌眼”,早先在戰場上被彈片所傷,從腦門子到腮幫子,跨過眼皮留下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因此得了這個綽號。當即傳令陳疤瘌眼帶上金槍,與崔老道走上一趟,此去全聽道爺差遣,讓你怎麽幹就怎麽幹。

崔老道謝過督軍,又說:“烏金山寶燈上照九霄、下照九幽,實乃不世出的奇珍異寶,是這個小兄弟舍生忘死從深山古洞中尋得,特來獻給老夫人添福增壽。不過貧道在太原城捉妖,尚需此燈相助,用完了讓陳長官連同金槍一並帶回。”

督軍聽出崔老道說這番話的意思,是給這孩子討賞,又見削面館的小夥計聰明伶俐,長得也精神,上人見喜,獻寶有功,允諾必有重賞。

只說崔老道湊齊了四件法寶、兩個人,一切準備停當,又請督軍放出話去,讓全城百姓多備響器,並在房前屋後遍插鋼針,布下捉妖的天羅地網。又告訴陳疤瘌眼和小夥計帶上神槍提上寶燈,先到十字坡埋伏。這個地方在太原城的西門外,地勢較高,兩條官道相交於此,離城不遠卻十分荒涼,四下裏全是枯草。他一個人背上大葫蘆,畫了三道天師符,分別來到太原城的東、南、北三個城頭,一枚神針釘下一道符,只留西邊一條路,等崔老道忙活完了,已是轉天清晨,這才趕去十字坡。

天剛蒙蒙亮,全城百姓各鳴響器,有敲鑼打鼓的、有放鞭炮的,手裏緊敲快打,麻雷子、二踢腳不斷放響,到處都是聲響,鬧動了整座太原城。

5

城裏邊這麽一鬧不要緊,魁星樓古井下的東西可躲不住了。晌午時分,井水無故升起,浮上一具投井身亡的女屍,口中吐出一道黑煙,老百姓有眼尖的,望見黑煙中金光閃爍,在半空東一頭西一頭到處亂撞,躥至東邊,被城頭一片白光擋了回去,南、北兩邊也出不去,最後只得奔西去了。

崔老道頭頂九梁道冠、身穿八卦仙衣、足登水襪雲履,背上大葫蘆駐足於十字坡上。但見那道黑煙直奔他飛來,裹在妖風異霧中的百余道金光閃爍不定,眼瞅到了十字坡。削面館小夥計從一旁閃身而出,將烏金山寶燈中的玉盞一轉,霎時間放出祥光瑞彩,遮住了妖氣中的金光。黑煙之中傳來劈金裂石之聲,卷起了漫天沙塵。崔老道摘下身後的天雷地火大葫蘆,雙手舉過頭頂,大喝一聲:“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妖魔,你這廂來!”

那位問了:“崔老道念的這是什麽咒?”其實不是咒,而是道號。崔老道平時不念這一句,行走江湖見了人只念“無量天尊”,您一聽這四個字,就知道不是正經出家的老道了。至於崔老道剛才念的那一句“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這在真正的道號中也算厲害的。那道黑煙聽得人聲,登時疾沖而至,但聽“呼”的一聲,全被收進了大葫蘆。崔老道連忙將木塞摁進葫蘆口,再看十字坡上一切如初,卻似什麽也沒發生過。火煉人皮紙的天雷地火葫蘆,並非尋常之物,內中暗藏三昧真火,收妖進去晃上一晃,立時灰飛煙滅,再也別想作怪。怎知崔老道剛剛晃了幾下,卻從中傳出陣陣怪響,聲如裂帛,忽然“哢嚓”一聲,大葫蘆四分五裂,落地沖出三只黑鳥,形似烏鴉,可比烏鴉大得多,一眨眼飛到天上,奔三個方向逃竄。

說時遲、那時快,崔老道身後閃出一人,全身軍裝,系腰帶、穿馬靴、頭頂大殼帽,一只疤瘌眼,滿臉的殺氣,手持一支三管金槍。閃身出來二話不說,瞄準天上三只黑鳥,“砰、砰、砰”連放三槍,真可謂彈無虛發。三只黑鳥應聲落地,變成三堆黑血,惡臭傳出十余裏開外。書中代言,此人並非旁人,有名的神槍手陳疤瘌眼,行伍出身,槍法出神入化,後來在天津城當了一個開槍處決人犯的劊子手。天津衛“四神三妖七絕八怪”,他占了一絕。此乃後話,按下不提。

崔老道總算把這個妖怪除了,當天回督軍府送還了金槍、寶燈。督軍見崔老道乃當世的高人,有意擡舉他,想讓他留在太原城。崔老道卻怕別人知道了妖怪是他放出來的,也自知命淺福薄,擔不起大請大受,此時董妃墳的風聲已經過去了,便謊稱還得上山修煉,依然回到天津城南門口擺攤兒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