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藏 寺(第3/6頁)

下午兩點鐘左右正是最熱的時候,明朗滿臉滲出汗來,和灰塵混在一起在臉上劃出一道道小溪。他往洞裏看了一眼,剛才平安踩破的好像是一塊席子,日久年深已經腐朽了,被踩出了一個大窟窿,暗黃的纖維枝枝杈杈地支棱著。太陽剛剛有點偏西,陽光恰好照到那個洞裏,隱約能看清是一個黃色的包裹,大概有一本雜志那麽大。

他揀了根樹枝,伸進去捅了捅,見沒有動靜,才輕輕地把它提出來。平安在旁邊看著,大氣也不敢出。直到明朗把那個包裹放在地上,她才長長嘆出了一口氣。

那個包裹大概不到兩寸厚,外面包著的好像是布,已經爛得差不多了,輕輕一撕就能撕開。裏面是深褐色的紙包,緊緊地包裹著,有棱有角。

“這是油紙,防水用的。裏面大概是什麽怕濕的東西吧。”平安本有點賣弄地說。

“打開看看?”明朗問她。

平安看看四周。這裏都是樹林,怎麽看都不像有人家的樣子。身邊的那個小土丘,看起來形狀倒真是像個墳一樣,可是墓碑什麽的都找不到,是自然形成的也不一定。誰在這裏埋東西了呢?看起來年代久遠,可能早就被人忘記了吧。

陽光正好,給平安也添了些勇氣。

“打開看看吧。”

那東西卻是一層包著一層,緊緊地裹著。明朗小心地一層層打開,平安蹲在旁邊幫他把一張張油紙整理好。眼見得包裹越來越小,都快只有手掌那麽大了,卻還是一個油紙包。

平安手裏拿著厚厚一沓油紙,不禁開始納悶。“這裏面不會只有一張小紙條吧?”

“上面寫著‘撓撓’?”明朗也聽過馬三立的相聲。“這荒山野嶺的誰會開這種玩笑?”邊說著,又打開一層,裏面卻還是一個油紙包。

“或者是藏寶圖?”平安繼續猜測。

“武俠小說看多了吧,你以為現在是在看金庸小說?省省吧!這裏很靈異的,不過這種想法倒適合財迷蘇。”又打開一層。

“是本書。”明朗終於揭開了最後一層,手裏是一本書。月白封面,白線裝訂,已經開始泛黃,看起來年代久遠的樣子。

“別動別動!”平安學過文物保護,知道時間長了紙會變脆,忙提醒明朗。她站起來,把那沓油紙塞進明朗手裏,雙手輕輕捧過那本書。但覺觸手綿軟,才放下心來。

那本書怎麽都不能算大,大概只和平安的手掌差不多大。封面和封底是稍厚一些的硬紙,封面上有幾個寫得很好的隸書字,正在黑油油地閃閃發亮。

平安一眼就認出來了。

“《渡孽經》。”

“打開看看,說不定是和尚把封面換了一下,裏面藏的是二十四春宮圖。”平安湊過來,打算伸手翻書。

明朗用手撥開:“就知道你小時候愛幹那種事,現在還不行,回去再看吧。”

“為什麽?”

“得找個平的地方放好,才能打開。”明朗解釋,“這本書不知道多少年了,說不定還是文物呢,裏面的紙說不定早就碎了,如果丟了,找都找不回來。現在先包好,免得強光加速氧化。”

平安點點頭,看著明朗又把那本書包好。兩人開始慢慢找到對路的地方,回到廟裏。

說這本書是文物,別輕易翻動,其實這只是理由之一。明朗隱隱有點不安,真正的理由他沒有告訴平安。這個東西似乎非常有用,而且他有一種感覺,自己一定用得上它,這東西出來得如此詭異,難道真有這麽爛的情節來無巧不成書讓自己一下子就踩到一本古董書,如果有這麽幸運,為什麽前輩子他總倒黴。

不像,像是這本書在一直召喚他,他們剛才的迷路,好像就是為了這本書。

可是,這書到底有什麽用?回去得好好看看。

那本書被小心地放在明朗房間的桌子上,他小心地輕輕翻開第一頁。

書頁薄卻柔軟,字體小而清晰,雖然有點泛黃,可是怎麽看也不像馬上就要碎掉的樣子。平安也輕輕撚了撚書頁。

“竹紙。”

“竹紙?竹子做的?”

“嗯。質量上好的紙。陸遊說這種紙‘滑、發墨色、宜筆鋒、卷舒雖久墨終不渝、惟不蠹。’”明朗向他解釋。

“噢。”平安聽得一頭霧水,“那麽……”

“那麽,這本書我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的,總之不是現在的。看看再說吧。”

平安也好奇地湊上去看,只見通篇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看得她叫苦不叠。“我才發現我這麽多字都不認識。”

“我比你好不到哪去。”明朗合上書,“我差不多都認識,可就是不明白什麽意思。”

“怎麽辦?”

“交給寺裏吧。好像是經書一類的東西,可能是從寺裏流傳出去的。”明朗認真地把那本書包好,輕輕放在桌上。“不過我現在就是寺裏的老大,當然是放在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