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劍中劍(第2/2頁)

公元553年七月,黃河大水沖開了位於虎牢坡的楊福墓,導致其魂魄禍害鄉裏長達數月,當地官府聘請了遠近聞名的數位高人作法均無甚效果,直至後來一位叫陳現尊的遊方道士在打聽過楊福的死罪後,將一根竹竿深埋其墳冢方止住鬼患,以至於後來在當志流傳的每年七用初一到十五,各家各戶在門前掛竹竿的風俗,其淵源亦在於此。

在道門圈子裏,這個典故被稱為楊福畏竹,其理論所指便是不論多難纏的惡鬼冤孽,只要是被利器所害,十有八九都會害怕害死自己的兇器。

“你是說那個趙金舟的死,與這把劍有關?”張國忠眉頭緊皺,把腦袋搖得像拔浪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趙金舟死於大明洪武年間,而這把長情劍是朱棣差人鑄的,中間差了兩代皇帝,趙金舟的死不可能與它有關!”

“你怎麽就那麽肯定,那個洞一定就是寒骨洞?你怎麽就那麽肯定,洞裏那東西一定就是趙金舟?”老劉頭一皺眉,“你怎麽就那麽肯定,這把銹鐵疙瘩,就一定是你說的那把長懷劍?”

“這……這都是明擺著的啊!”被老劉頭這麽一問,張國忠也有點沒詞兒,“否則怎麽可能有那麽多巧合?”

“嗯,國忠啊,這件事咱們得從長計議。還有,咱也別盲目樂觀,洞裏那東西怕的空間是不是這個銹疙瘩,還……”正說著半截,老劉頭猛地一皺眉,“國忠啊,你用它砍什麽來著?”

“我就是砍了一下那個雕像啊,”張國忠一愣,“怎麽了?”

“你看這兒!”老劉頭從兜裏掏出了放大鏡,端著長情劍來到了寫字台前,打開了專門研究古貨用的碘鎢燈,屋裏的光線頓時增加了數倍。

“怎麽了?”張國忠趕忙湊到了跟前,不知道老劉頭能從這個破鐵疙瘩上發現什麽新大陸。

“你看這裏。”老劉頭用手指了指劍刃上的一處凹痕。

“這是砍雕像的時候崩掉的,怎麽了?”張國忠一愣。

“你看這裏面。”老劉頭打開抽屜,取出一把小刀,啪嗒一下便順著凹痕撬下了一整塊約莫指甲蓋大小、一分錢鋼镚薄厚的鐵銹。

“這……”張國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見老劉頭撬下一層鐵銹之後,鐵銹下面竟然露出了平整的金屬紋理,“莫非裏面還有一層?”說實話,張國忠從來沒聽說過鑄劍還有這麽鑄的,裏外兩層,外面一層已經銹糟了,而裏面一層雖然也有些許銹跡,但至少在視覺上是完好的。

“來,跟我來!”老劉頭抄起寶劍走到廁所,從繩子上摘了條手巾,之後開門出屋,把手巾纏在劍尖上倒握寶劍,照著門口平時打牌下棋用的漢白玉八仙凳,鉚足了力氣哐哐哐就是一通狠砍,霎時間火星四射,寸把長寬的鐵銹皮噼裏啪啦地掉了一地。

“師兄,差不多了吧!”說白了,雖說是把貌似銹透了的鐵疙瘩,畢竟也是歷史上有名有號的長情劍,看著老劉頭這麽沒死賴活地用它“砸”漢白玉,張國忠還真有點心疼。石頭不同於金屬,韌性和延展性基本沒有,就是一個字——硬,尤其是類似大理石漢白玉這類質地堅硬的石料,即便是巨闕、七星這類的高級貨,像這樣砍上幾劍,刃口基本也就廢了。

“嗯。”老劉頭端起寶劍,看了看,只見這長情劍比剛才足足細了一圈。

“國忠,你去前邊拐彎的小賣店,給我買瓶橘子汁。”老劉頭用手指了指樓側的小賣部。

“橘子汁?”張國忠以為自己聽錯了。

“對,橘子汁、橘子汽水都行!”老劉頭頭也不擡,一個勁地用手指頭摳劍刃上的殘余鐵銹。

“哦。”張國忠快步到小賣部買了兩瓶橘子汽水,只見老劉頭接過汽水一滴不剩地都倒在了寶劍上,之後用手巾從頭到尾一捋,只見這柄寶劍在路燈下竟然閃出了絲絲的寒光,雖說還有一點銹斑,但光澤度甚至已經超越巨闕、七星這些上了年頭的古貨了。

“這他娘的,不可思議!”從老劉對手裏接過寒光閃閃的寶劍,張國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師兄,你看這是什麽?”剛準備耍兩下,張國忠猛然間注意到了劍身上隱約刻著一行篆字,字刻得比較淺,劍刃兩面皆有,周圍還繞著一圈花紋,國為路燈的光線比較暗,且刻字的紋理中還殘留著些許鐵銹,一時間也不知道這些字空間是裝飾還是刻意刻上去的。

“哦?”老劉頭接過寶劍,也是一愣,從兜裏把老花鏡掏了出來,“這邊太暗,來,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