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菜市口刑場奇談(第4/8頁)

這夥山賊土匪一拍即合,白天過去踩好了盤子,當晚開始動手。不過八王墳不比尋常的土墳,墓室全是石壁,還特意找了幾個懂行的石匠入夥,晝伏夜出連挖帶刨,用了兩個多月才挖開。夜裏幹活,白天則用亂草偽裝,免得被路過的人看出來。簡短節說吧,挖開墓穴發現裏面全是泥水,原來八王墳修得夠大也夠堅固,只是離通惠河太近,沒考慮到地下滲水的問題。趙麻子等人也不會排水,趟著齊腰深又黑又臭的泥水,撬開了棺材,裏面果然有康熙皇帝賜的一些東西,比如東珠寶劍之類,這夥賊半偷半毀,八王的遺骸和一些貴重冥器,都給扔到了泥水之中,剩下的揣到身上,連夜逃回去分贓。沒想到這次的婁子捅到天上去了。

土匪夜盜八王墳的案子,驚動了慈禧太後。慈禧見大清英親王的墳都讓土賊掏了,這簡直是無法無天,照這麽下去,列祖列宗的陵寢也安穩不了。大概慈禧想到了自己的身後事,覺得要不殺一儆百,今後她的陵寢也難保萬無一失,於是嚴令緝拿這夥盜墓的賊人,辦案不力的官差一律砍頭,家屬充軍寧古塔。

當時京城裏的差人真紅了眼,趙麻子等人膽量再大也不敢進城了,都躲在鄉下等著風聲過了再說。可也真是鬼催的,趙麻子手下二當家的叫魚眼薛七,聽這名就知道長什麽樣了,倆眼珠子跟魚目一樣特別大,但黑少白多,顯得有些奸猾,其實為人至孝。這魚眼薛七的老娘病重,要到城裏請郎中瞧病,本來這種事,隨便托個朋友也給辦了,可薛七不行,腦子一急就把被官府緝拿的事給忘了,匆匆忙忙趕到城裏請大夫,身上沒錢,正好揣著一件贓物,這是盜完八王墳之後分到他手裏的東西,一個碧綠碧綠的玉扳指。魚眼薛七把這個東西拿給坐堂的先生,請郎中出診,這一下可就惹上了殺身之禍。

那位郎中是京城裏的名醫,常給達官貴人診病,一看這扳指知道肯定是皇家之物,像薛七這種土裏土氣的老鄉,祖宗八輩兒加起來也不可能有這麽值錢的東西,必定不是好來的。郎中可不想跟著受牽連,就謊稱去準備幾味藥,把魚眼薛七穩住了,跑到官府報了案,當時引來一群穿官衣兒的。魚眼薛七就是水下的功夫好,拳腳武藝稀松平常,被官差打翻在底,胖揍了一頓,他架不住嚴刑拷打,被迫供出了同夥趙麻子等人的藏身之處。官府連夜調集五城練勇前去拿人,京城裏裝備了洋槍的火器營也跟著出動了。

趙麻子當晚正在家睡覺,忽聽外面亂成了一團,他身為綠林人是何等的機警,心裏一驚,知道出事了,趕緊從被窩裏鉆出來,顧不上穿衣服,怕前邊有埋伏,也不敢走正門,擡腳踢開後窗,縱身形躥出去窗外。不料後窗早有官差等著他,還沒落地就挨了一記悶棍,終於負傷被擒。

由陰歷四月十二案發,這夥夜盜八王墳的土匪連同家屬,到陰歷六月初八為止,統統落入法網。窩藏賊人收受賊贓的都算在內,牽扯進去多達七十幾人,男女老少均有,在公堂之上落成供狀,全部問成死罪,斷了個斬決。陰歷十二那天從宣武門出來,一路遊街示眾,最後押赴菜市口刑場開刀問斬。

這樁盜墓案子鬧得滿城風雨,菜市口行刑的那天,圍得是人山人海。北京城裏的老百姓也算見多識廣了,可是從來沒見過一次處決這麽多犯人,惹得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為首的賊人又是令人談虎色變的趙麻子,遇到這樣的熱鬧哪能不看呢,行刑那天戲樓茶館都沒人了,四九城裏萬人空巷,全擠到菜市口觀看出紅差。官府知道處決的都是亡命土匪,唯恐有人冒死來劫法場,特別調撥了上千兵勇把持秩序。當天菜市口法場上血流成河,慘呼聲驚天動地,而且還引出了一件奇事。

【三】

按大清律法,謀反及盜挖皇陵屬於不赦的彌天大罪,絕不待時,不用等到秋後大審,冬至之前才上法場,因此八王墳一案破得快,處決也快。頭天剛下過雨,到陰歷六月十三這天,晌晴白日,碧空如洗,一大早從宣武門到菜市口的街巷兩旁就擠滿了人,全是看熱鬧的老百姓。

本來菜市口裏面都是菜攤,郊縣的農民每天集中到這賣菜,趕上出紅差設法場,賣菜的小販們要先在旁邊等著,什麽時候砍完了人頭,鋪上一層黃土墊道,遮住滿地的鮮血,這才能開始擺攤做買賣。可這回一次處決七十幾名人犯,大清開國以來,京城裏從沒出過這麽大的紅差,菜販子們知道今天別想做生意了,指不定砍到幾時才算完呢,所以壓根兒沒帶蔬菜,但是也特意起早貪黑跑過來瞧熱鬧,把個菜市口圍得水泄不通。

當天刑部派來把持法場的兵勇多達千人。重犯或有名的人物遊街,照例要裝在囚車木籠裏,可這回犯人太多了,只有為首的趙麻子、魚眼薛七等人,被披紅掛彩裝在囚車裏,其余的犯人各帶枷鎖,綁成一串,排在囚車後面。每人脖子後面都插著個長條木牌,上面寫有犯人名姓,並用紅筆圈著個“斬”字,這叫斷頭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