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崔老道捉妖(第3/10頁)

劉大嘴挨了一記耳光,被打得暈頭轉向,還想編個借口把傻少爺糊弄過去,但一低頭發現自己衣服上全是血,原來剛才這一槍是顆流彈,不知道從哪打過來的,卻正打到劉大嘴身上,他“哎喲”一聲,急忙想用手去捂槍眼兒,這手還沒等擡起來,身子一晃,當場撲倒在地,已然氣絕身亡,可倆眼還睜著,到死也想不明白自己怎麽忽然挨了槍子兒。

周圍那些人一看出人命了,頓時亂了套,這時遠處槍聲大作,誰也不知道城裏出了什麽亂子,人們你擁我擠,四處逃竄,爭著往家跑。

崔老道當時也懵了,顧不上給劉大嘴收屍,趕緊把那碗裏的大洋抓起來,跟在人群中撒開腿往家跑,就看街上亂成了一片,遠近好幾處火頭,他心慌不辨路,拖了那條瘸腿,隨著滿街的人群跑。

這時出來好多軍警,不問青紅皂白到處抓人,崔老道也讓軍警當場按住了,那些大洋全被沒收,跟一同被抓的人關進了監獄。

原來這天城裏發生了民變,老百姓跟軍隊起了沖突,一夥地痞流氓趁機打砸搶燒,傻少爺家裏有錢,住在北城,那邊全是大商號,有家最大的盛源當鋪和旁邊的洋行都讓人點著了,有些地痞混混兒進去搶東西,還出了人命,等軍警過來鎮壓的時候,真正搶東西的歹人早跑了,只抓了兩百來個在街上看熱鬧的平頭老百姓,崔老道也是其中一個。

北洋政府見燒了洋行,怕把事情鬧大了,只好殺一儆百,沒處抓真正的兇徒去,就打算在抓來的這些人裏面找幾個替死鬼,拉出去遊街示眾,然後請出大令開刀問斬,只要砍下幾顆腦袋來掛到街上,城裏的局面必然能夠迅速穩定,對內對外也好交代了。

問題是抓了那麽多人,總不能都砍了,殺少了又起不到殺雞給猴看的效果,軍政府合計了一下,決定要八條命,砍下八顆人頭,準能把這次的亂子給平了,選這八個替死鬼又是個問題,誰該死誰不該死沒法分。

至於官府怎麽商量砍誰的腦袋,這些事不在話下,單說牢裏關滿了從街上抓來的平民百姓,崔老道被抓之後聽人說了,心裏明白了七八,他被審了一通推進大牢,那裏面人挨人人擠人,有些人認識崔老道,一看他進來趕緊給騰個地方:“道長您怎麽也進來了?”

崔老道搖頭嘆氣,連成倒黴:“別提了,一言難盡,敢情老幾位也都在。”

這些被抓來的大多是閑人,要不然怎麽大半夜聽見動靜就跑出去看熱鬧,有那不知死的跟崔老道說:“道長您昨天那段《嶽飛傳》,可正講到金兀術在朱仙鎮擺了連環馬,南宋兵將抵擋不住,嶽元帥怎麽破這陣?我都快急死了,晚上睡覺都沒睡踏實,要不然也不能上街看熱鬧讓人給抓了,您來得正好,反正咱在這幹坐著沒事,您給我們接著往下講吧。”

崔老道說:“咱項上人頭都快保不住了,諸位怎麽還有心思聽《嶽飛傳》,咱這次這事鬧大了,燒了洋行死了洋人,官面兒上肯定要找替死鬼頂罪。同治九年火燒望海樓教堂,最後砍了二十顆腦袋才算完,雖然這是前清的章程了,可不管世道怎麽變,倒黴頂罪的也是咱這些窮老百姓。”

大夥一聽崔老道說得有理,都在那唉聲嘆氣,有膽小的搶天哭地,大聲喊冤。

崔老道心想牢裏亂成這樣,一會兒追究下來,還不是得怪到我崔老道的頭上?他忙說諸位別亂,聽老道我唱兩句,此刻觸景生情,唱起當年火燒望海樓的事,只聽崔老道唱道:鬼子樓高九丈九,眾家小孩砍磚頭,一砍砍進鬼子樓,五月二十三起禍頭,城裏城外眾好漢,天津衛的哥們兒要報仇,手拿刀槍劍戟,斧鉞叉鉤,拐子流星帶斧頭,一齊奔到望海樓,殺聲猶如獅子吼,抓住鬼子不放手,一刀一個不留情,從此惹下大禍頭……大清國還沒倒台的時候,河口上有一座洋人蓋的教堂,教堂裏收留盲童,老百姓們不知內情,風傳說洋人專挖小孩眼珠子,有些人信以為真找上門去鬧事,引發了很大的流血沖突,洋人開槍打死了知縣隨從,亂民們一擁而上燒教堂殺洋人,洋人軍艦直抵入海口,逼著清廷查辦此案,官府只好連蒙帶唬,抓了二十個混星子,說是打幾下板子揍一頓讓洋人出了氣就行,然後給你們銀子,結果在夜裏把這二十個人都拉到街上砍了頭,雖然是半夜,城裏的那女老少聽到消息都來觀看,以前會評彈的民間藝人連說帶唱,表的就是這段事跡。

崔老道一邊唱一邊想著自己的倒黴事兒,家中少有老下有下,張著嘴等米下鍋,他這一死可讓那幾口人怎麽活,怕是“夜盜董妃墳”的報應來了,也悔恨自己見財起意,跟劉大嘴去給傻少爺操持白事,要不然怎麽能稀裏糊塗地下了大獄,他心中傷感,越唱越是悲切,把周圍那些人都聽得跟著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