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韓王石棺(第4/6頁)

聽完老鐘的解釋,我有點兒頭大,我們本來是奔了這座貌似戰國王陵的古墓下來的,無意中闖入了一座漢代古墓,結果發現漢墓其實是人為的詛咒陣,接著在詛咒陣裏又發現了秦坑殺韓人的人頭祭塔,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曾經有專家會把這個地方誤認為是戰國王陵,可是就當我們以為揭開了內幕時,就闖入了一個真正的戰國王陵。照這樣來看,這裏應該是一個三層夾心墓,漢墓、人頭祭塔、韓國王陵是按照一個時間的順序來排列的。韓國王陵應該處於這個夾心餅幹的最底層,人頭祭塔在第二層,而那個人為的詛咒陣則是在第三層。可是疑問接著就來了,那個曾經出沒無常、令盜墓賊聞之色變的戰國金屍到底是哪一層的產物呢?是戰國人頭祭塔的戾氣,還是漢墓詛咒陣裏的怪物,還是這個韓國王陵突變的屍體呢?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個大墓遭遇過一次有組織的洗劫,而且洗劫的人顯然很熟悉這個墓,簡直是從容地搬走了所有的陪葬品,但是為什麽比這個上一層的漢墓卻沒遭到任何損失呢?”我的疑問在老鐘之後也脫口而出。

老鐘想了想:“可以這麽認為,也許不是現代的盜墓賊做的,極有可能是古代的盜墓賊,比如說,漢代!”

我頓時興奮起來:“可不可以這麽想,設置漢代詛咒陣的人發現了韓國王陵和王陵上面的人頭祭塔,所以把韓王陵裏的陪葬品和好東西一掃而空,首先拿走了祈祝這個大墓厚福風水的祭品,然後借著這股人頭祭塔陰邪之氣又設置了漢代詛咒陣,不過,這個韓王真夠倒黴的,死後屍體也沒有得到安生,就這麽被人又拽走分屍了。”我知道古代人的惡習,如果恨一個人的話,連屍體也不放過。最著名的就是伍子胥被鞭屍了。

老鐘笑了一下:“誰說這韓王屍體被動過了?我相信,那個倒黴王的屍體還在這裏!說不定我們還能找到那個戰國金屍!”說完就像一個得手的騙子一樣開始詭笑起來。

“韓王的真棺材依然還在這個墓室裏。”老鐘還是笑得那麽陰險。

看著老鐘的笑容,我有點兒不寒而栗,鬼知道他又要出什麽幺蛾子,可是老鐘已經開始繞著石棺不停地亂轉。我好奇地看著他,只見他不停地在比畫著四周的各種方位,而且用手裏的指北針不停地確定方向。

雖然是第六感,但是我仍然清晰地聽到一絲絲刺啦響的聲音,只見老鐘站在那裏慨嘆了一聲:“真是奇人啊,就這樣也能藏得這麽巧妙!”

他手一伸,我才發現,他手腕上的指北針一陣亂轉,跟我們剛剛下墓的時候,棗紅色墓道裏的情形是一模一樣,難道這裏也有摻了磁粉的紅色磚塊?難道這裏也是人為地制造了一個磁力空間?難道也是防盜的一種措施不成?

擡起手,發現我手腕上的指北針也奇怪地指著一個不倫不類的方向,從哪方面來說,這個方向都不合情理,剛一挪動腳步,指針立刻轉動了一下,又挪動又轉動一下,這才發現,指北針始終都指著棺材方向。

我奇怪地用旋風鏟觸碰一下那個石棺,沒有感覺到任何吸引力的存在,不是磁石啊,為什麽會有強力磁場的存在呢?

“有意思,我怎麽看這是個疑棺,想讓別人以為墓裏只有這個石棺,認為這是一個假冢!”我不解地說,“但是,這種作風不像是堂堂一國之王的作風啊,怎麽感覺好像很有點兒懼怕別人會堂而皇之掘開他的墳墓的意思?”

老鐘好像想起了什麽:“你說對了,這個王弄不好還真的怕別人掘他的墓呢,因為這是個亡國之君,勉強保存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歷史學家鐘教授”又開始了現場授課。

公元前231年,韓國南陽郡代理郡守騰投降秦國,次年,秦國任命騰為將軍,統領秦軍攻破韓國首都新鄭,韓王安被俘,韓國滅亡。秦軍滅亡韓國以後,設立潁川郡,按照秦國的方針制度處置韓國的遺民。秦滅韓國,韓王安沒有作殊死的抵抗,開城投降,秦對韓國的處置比較寬容。

秦國將被俘的韓王安遷離韓國,移居到陳郡陳縣附近,離韓國首都新鄭不遠,本來是楚國的舊都,此時已經被秦軍攻占。秦遷徙韓王安到楚國舊地,目的當然是隔斷韓王與本國間的聯系,遷徙之地離韓國舊都不遠,又是向韓國遺民,以及向將要征服的其他五國君臣官民表示懷柔寬容。然而,韓國人執著於故國、仇恨秦國的民情,始終根深蒂固。公元前226年,也就是韓國滅亡以後六年,韓國舊都新鄭爆發大規模的反秦叛亂。秦軍殘酷地鎮壓了叛亂。

講到這兒,我似乎有點兒明白了,面對這個石棺禁不住慨嘆了一下,韓王安一定是葉落歸根心理作祟,或者是想要葬在舊都,又偷偷地把自己的身後事給安排到了新鄭,可是又怕秦王出爾反爾,發現自己的小動作後對自己進行懲罰,所以就在自己的墓室裏動了手腳,妄圖在死後保全自己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