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孫小臭下山東(第4/10頁)

等他這邊拾掇利落了,那邊的酒宴也已擺好,剛才喝茶的是待客廳,大戶人家吃飯單有飯廳,來到這屋一看,桌子上美酒佳肴應有盡有,說來奇怪,全是冷葷,沒有熱炒,酒也沒有燙過的。另有一怪,外邊陰著天,屋裏燈架子上不見燭火,卻以熒光珠照亮,真沒見過這麽擺闊的。孫小臭兒不在乎冷熱,有半個餿窩頭就算過年了,何況還有酒有肉,得了這頓吃喝,別說讓人打出門去,把他一槍崩了也認頭,死也做個飽死鬼。他怕言多語失,仍是一聲不吭,坐下來山呼海嘯一通狠吃,恰如長江流水、好似風卷殘雲,頃刻之間一整桌酒席,讓他吃了一個碟幹碗凈、杯盤狼藉,這才將筷子撂下。在一旁伺候的奴仆全看傻了,此人長得如此單薄,吃這麽多東西往哪兒擱啊?不怕撐放了炮?

咱們說孫小臭兒吃了一個溝滿壕平,酒也沒少喝,全然忘乎所以了,一邊打著飽嗝,一邊醉眼乜斜地對那位老太爺說:“老爺子,我這才明白你為什麽叫我恩公,因為你們家的酒肉太多吃不過來,得求我來替你們吃,如今我肉也吃飽了,酒也喝足了,幫了你們這麽大的忙,大恩不用言謝了,咱們就此別過!”說完話搖搖晃晃往門外走,卻被老太爺一把拽了回來,將孫小臭兒摁在太師椅上,整頓衣冠拱手下拜:“萬望恩公搭救則個!”

老太爺自稱姓張,尊他的皆以“張三太爺”相稱,祖祖輩輩一直在此居住,都說富貴無三代、貧賤不到頭,他們家卻不然,從祖上就有錢,世世代代治家有道、家業興旺,卻也沒有為富不仁,乃是當地頭一號的積善之家。不過人生在世,無論善惡貴賤,總有恨你的,他們家行善積德,從不與人結仇,可也不是沒有仇人,當年有個大對頭,死前在墳中埋下一件“鎮物”,妄圖以此滅盡他們家的運勢。起初也沒在意,以為破點財沒什麽,可沒想到這件鎮物十分厲害,年頭越多越邪乎,如今破落之相已現,遲早有滅門之厄,因此求孫小臭兒出手,盜取墳中鎮物,保全他們一家老小,因此才說孫小臭兒是大恩人。這個活兒不白幹,張三太爺有言在先許給孫小臭兒,事成之後當以一世之財為酬。

孫小臭兒已喝得東倒西歪,張三太爺說了半天他也沒聽太明白,別的沒記住,就記住那一世之財了,便問張三太爺,一世之財是多少錢?張三太爺並不明言,只告訴他:“這得看你命裏容得下多大財了,十萬也好,百萬也罷,我一次給夠了你。”孫小臭兒喜出望外,心想我一輩子吃苦受累可以掙多少錢?這一天都給了我,以後什麽也不用幹,站著吃躺著喝,就剩下享福了!當時把脖子一梗、胸脯子一拍:“掏一座老墳又有何難,這個活兒臭爺我幹了!”

張三太爺見孫小臭兒應允了,站起身來又施一禮,說那個仇人的墳就在山上,頭枕山腳踩河,可謂占盡了形勢,棺材下邊壓了九枚冥錢,稱為“厭勝錢”。墓主借這九枚厭勝錢,拿盡了他們家的運勢,而且那是個兇穴,墓主已成了潛靈作怪的惡鬼。常人身上陽氣重,沒等接近棺材,就會驚動了墓主,孫小臭兒是個挖墳掘墓的土賊,成天住在墳包子裏,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幹這個活非他不可。

孫小臭兒財迷心竅,再加上酒壯人膽,一拍胸口滿應滿許,他也不想想,頭一次從天津城出來,到了這個地方人生地不熟,誰也不認識,張三太爺怎麽知道他是幹這一行的?只問張三太爺討了幾件家夥:一把小鏟子、一身老鼠衣,外加一只燒鵝。說完往地上一倒,鼾聲大作。

當天晚上,孫小臭兒將一只燒鵝啃個凈光,卻沒敢喝酒,他也知道自己量淺降不住酒,只恐耽誤了正事,錯失一世之財。等到月上中天,孫小臭兒換上老鼠衣,腰裏別了小鏟子,出門來到山上,當真有一個又高又大的墳頭,墳前並無石碑,孤零零立在荒草叢中。

這一次不同以往,出門之前聽張三太爺說了,厭勝錢不在棺中,而是壓在棺底,別人幹這個活兒得把墳土扒開,棺材搭出來再跳進墳坑翻找,他孫小臭兒卻有“鯉魚打挺”的絕招,省去了不少麻煩。正所謂“一行人吃一行飯”,孫小臭兒繞行墳頭三圈,便已估摸出了棺材的深淺、朝向,當即將一把小鏟子使得上下翻飛,挖開墳土穴地而入,進入盜洞鏟子施展不開,一雙爪子派上了用場,挖土摳泥有如雞刨豆腐,耗子打洞也沒這麽快。

不出一個時辰,孫小臭兒已將盜洞挖到了棺材下邊,他也不用燈燭照亮,常年幹這個勾當,早將一雙賊眼練得可以暗中視物,鉆入洞中摸出九枚冥錢,與銀元大小相似,托在手中還挺沉,急忙用布包上揣入懷中,正待退出盜洞,不覺心念一動,埋在這座墳中的一定是個有錢人,為什麽呢?張三太爺家趁人值,住那麽大的宅子,跟他們家為仇作對的怎會是窮老百姓?要飯的、扛大包的,敢跟財主爺結仇?墓主必定也是地方上的大戶,這就叫魚找魚、蝦找蝦,英雄找好漢、烏龜找王八,非得勢均力敵才做得成冤家對頭。幹孫小臭兒這個行當的,掏的雖然是死人錢,腦袋上卻也頂著一個“賊”字,常言道“賊不走空”,明知棺中必有狠貨,不順出一件半件的冥器,可對不住祖師爺,雖說他也不知道祖師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