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星期六(第3/8頁)

我低下頭看著手裏的日志本。筆已經滑脫了我的手指,落到地板前在紙面上劃了一道細細的藍線。我的心在胸口狂跳起來。我已經想起了一些事,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沒有被忘掉。我從地板上撿起筆開始把它記下來。

我在這裏停筆。當閉上眼睛試著再次回憶那幅畫面時,我仍然能夠想得起來。我自己。我的父母。駕車回家的場景。它還在。不再那麽生動,仿佛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逐漸退色,但還在那兒。盡管這樣,我還是很高興我已經把它記下來了。我知道它最終將會消失,不過至少現在還有跡可循。

本肯定已經讀完了報紙。他對著樓上叫了幾句,問我是不是準備好出門了。我告訴他是的。我會把日志藏在衣櫃裏,找件夾克和靴子穿上。待會我會記下更多的東西,如果我記得的話。

*****

上面的日志是幾小時前寫的。我們出去了整整一個下午,但現在已經回到了家裏。本在廚房裏做晚餐吃的魚。他打開了電台,爵士樂的聲音飄到臥室:我正坐在這裏記這篇日志。我沒有主動提出要去做晚飯——我急著上樓來記錄今天下午看到的東西——可是他似乎並不介意。

“你去睡一會兒吧。”他說,“吃飯還要等大概45分鐘呢。”我點了點頭。“做好以後我會叫你的。”他笑著說。

我看了看手表。如果寫得快我應該還有時間。

快到1點時我們出的門。我們沒有走多遠,把車停在一棟又矮又寬的建築旁。屋子看上去沒有什麽人住;一只孤零零的灰鴿子在每扇用木板覆蓋的窗戶上都稍微停留了一會兒,建築的大門藏在波紋鐵後面。“這是露天遊泳池。”本從車裏鉆出來說,“夏季開放,我猜。我們走嗎?”

一條水泥小路蜿蜒著爬上山巔。我們默默地走著,只聽見空空的足球場上落著的烏鴉群裏有一只偶爾會突然尖啼,遠處一只狗在哀傷地吠叫,還有孩子們的聲音、城市的嗡嗡聲。我想到了我的父親和他的去世,想到至少這件事我已經記起了一點點。一個獨自慢跑的人沿著一條跑道前進,我盯著她看了一會兒,直到腳下的小路越過了一道高高的樹籬把我們領向山頂。在山頂我看得見有血有肉的生命:一個小男孩在放風箏,他的父親站在他身後,一個女孩遛著一只系著長狗繩的小狗。

“這是國會山。”本說,“我們常來這兒。”

我沒有說話。低矮的雲層下,城市在我們的面前鋪開,貌似一片寧靜。它比我想象中要小;我可以一眼越過整個城市望見遠處低矮的山巒。我可以看到電信塔的尖刺頂、聖保羅教堂的圓頂,巴特西發電站,看到一些認識——雖然只是隱約認出且不知為何——的事物;也有一些不那麽熟悉的標志性景觀:一棟像胖雪茄一般的玻璃房、離得非常遠的一個巨輪。跟我自己的臉一樣,景色似乎有點陌生,卻又莫名的熟悉。

“我覺得我認識這個地方。”我說。

“是的。”本說,“是的。我們有一段時間常來這裏,雖然景色一直在變。”

我們繼續向前走。大部分長凳上都有人,有獨自一人的,也有成雙成對的。我們走到山頂近旁的一張長凳旁坐了下去。我聞到了番茄醬的味道;長凳下的一個紙箱裏扔了一個吃了一半的漢堡。

本小心地撿起三明治丟進一個垃圾箱,再坐回我身邊。他又指了指一些標志性景觀。“這是金絲雀碼頭。”他說著指向一個建築。即使隔得很遠,它也顯得無比高大。“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我想。全是些辦公室之類的東西。”

90年代。聽到有人用幾個詞就輕輕松松地概括了我經歷過卻毫無印象的十年,我感覺頗為奇怪。我一定錯過了很多。那麽多音樂,那麽多電影和書,那麽多新聞。災難,悲劇,戰爭。當失去記憶的我日復一日地迷失時,有些國家可能已經整個分崩離析了。

我也錯過了那麽多自己的生活。有這麽多我認不出的景色,哪怕它們每天都在我眼皮底下。

“本?”我說,“跟我說說關於我們的事情。”

“我們?”他說,“你的意思是?”

我轉身面對著他。山頂上吹過一陣大風,寒意迎面撲來,有只狗在某處吠叫。我不知道該說什麽;他明白關於他的事情我一點兒也不記得。

“對不起。”我說,“我和你的事我一點兒也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我們是怎麽認識的、什麽時候結的婚,還有其他任何東西都記不得。”

他露出了微笑,沿著長凳蹭過來挨著我,摟著我的肩膀。我剛剛開始退縮,卻記起他不是個陌生人,而是我嫁的人。“你想知道些什麽?”他溫和地問。

“我不知道。”我說,“我們是怎麽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