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9頁)

齊大庸見莫小蘋忙著記錄,有點兒不耐煩:“記什麽記?不用記!以後慢慢就都知道了!”

莫小蘋放下筆,心裏高興,齊大庸又像是講台上的測謊專家了。

齊大庸從書櫃裏拿出幾本書,往莫小蘋的桌子上一扔:“你先看著,不明白的地方問我。不用急,等有了案子,實地操作的時候,我一教你就全會了。”齊大庸說完,又松松垮垮到一邊抽煙去了。

齊大庸扔給她的那幾本書都是關於測謊技術和心理學方面的,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其中一本是弗洛伊德的《釋夢》。在大學的時候,老師曾向莫小蘋他們推薦過這本書。老師還說,學心理學的,不可不讀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書很多,但是,《釋夢》最好。這本是著名心理學家孫名之翻譯的,文字易懂,又準確。

可是,這本老師認為的好書,卻沒得到同學們的好評,大家都說似懂非懂的,到圖書館隨便翻翻就放下了。

莫小蘋翻開另一本,見一段文字被畫了橫線,心想,也許是師傅畫的,說明這段文字重要。畫了橫線的內容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測謊檢查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準繩問題測試法,一種是犯罪情節測試法,第三種是緊張峰測試法。三種方法中,美國人最推崇準繩問題法。中國的測謊歷史短,應用很不普遍,目前主要局限在犯罪偵查階段使用。中國也沒有專職的測謊員,不少兼職測謊員喜歡照搬準繩問題法……”

莫小蘋用心琢磨著這段話,尤其是最後一句話,讓她感到一種不甘,還有點兒責任在肩的分量。她想,對於自己來說,中國測謊歷史短不見得不是好事,創新空間大,正合自己渴望摔打錘煉之意。

正想著,電話鈴聲嚇了她一跳,她趕忙拿起話筒,是個女的,口氣還挺沖:“齊大庸在不在?讓他接電話!”

莫小蘋說:“師傅不在,他今天在家休息。”

女的說:“他沒在家,我往家裏打電話了,昨天他說他今天在單位加班。”

“那,要不您打師傅的手機?”莫小蘋猜可能是齊大庸的妻子。

“他關機了。要是能找到他,我還會往這兒打嗎?”女的說。

“師傅今天沒在單位加班。您是師母吧?我是莫小蘋,新來的。”

“什麽師傅、師母的!”女的不客氣。

“師傅的確沒在辦公室,要不,我馬上給師傅打手機,讓師傅給您回電話?”莫小蘋熱情地說。

掛了電話,莫小蘋馬上撥打齊大庸的手機,果然傳來撥打電話關機的提示聲,再撥,還是關機。

5

寧遠到了畫室。雇員正在打掃衛生。

畫室開張,熱鬧了好幾天,今天終於安靜下來了。寧遠徑直走到自己的辦公區。

畫室安靜了,寧遠的心卻不安靜。擁有自己的畫室,是他兒時的一個夢想,現在終於實現了,他的同學和朋友無不羨慕。小小的畫室,將是他制造理想的地方,他要把這裏建成一個遠離世俗的藝術宮殿,成為喧囂之中的一片凈土。

寧遠打開電腦,調出莫小蘋的照片,點擊放大。按他們畫畫的行話說,莫小蘋屬於那種特別入畫的人,能讓畫家產生強烈的創作沖動,這樣的人不多,特別是在城市,已經不易找到了。

寧遠看著屏幕上的莫小蘋,圓形頭,臉稍長,神態、姿勢給人一種傳統美,而眼神卻透著一種冷峻和理性。

他走到畫架前,拿起筆,在畫布上畫一條中軸線,然後是人頭外形,標出發際、鼻端、下頜的位置,接著,用直線畫出外輪廓和五官位置,眼窩較深,鼻子挺直,他又把明暗和結構關系塗上,眼窩、眼睛、鼻孔、口縫線畫好,頭部突出的額結節、顴骨、眉弓、下頜角畫好後,莫小蘋的容貌就浮出了畫布。

“好啊你!未經本人同意,就隨便畫人家的肖像!”莫小蘋笑吟吟站在寧遠身後,“小心我告你侵犯肖像權!”

“啊,沙威來了!”

“你別老是‘沙威’、‘沙威’地叫,我有名字!叫我小蘋,我爸爸媽媽都這麽叫。”

“好!好!小蘋!我的畫室開張,等了你好幾天,希望你能來,也不見你的影子,還以為你不來了呢。”寧遠高興地搓著手。

“不是沒時間嘛!我剛到新單位報到,事情多,也不好因私請假。另外,剛開張的時候,來的肯定都是你的同行,我來了也插不上話。不過,你的盛情難卻,今天特意補上。”

莫小蘋說著,把一束花捧給寧遠:“開張大吉!”

“謝謝!這幾天來的那麽多人,也抵不上你一個!”寧遠搬過一把椅子。

“是嗎?我有那麽重要嗎?”

“有!絕對有!請坐!”

莫小蘋坐下,看著寧遠,笑了笑,低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