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馬克(第2/3頁)

“我很好,謝謝,你呢?還好嗎?”我答道,希望她就此打住。

可是,她並沒有——“不,我想問你是不是真的沒事。那件事對你和你美滿的家庭來說簡直太可怕了。”她從來沒見過海登和斯蒂芬,當然,我也從來沒有帶她們來過這兒。

“多謝!我們都很好。”我不想再和她談下去。我這樣美滿的家庭似乎攤上了可怕的事。試想一下,如果她知道了關於我的第一個家庭的事,她會做出怎樣的反應。雖然她是好心,但當她這樣八卦的時候,我還是覺得既窘迫又煩躁,不過我非常不希望對這裏的任何一位新朋友失禮。

“真希望你們沒事。”她說。

“嗯,謝謝啦。”我又答道,然後刻意轉向了水池,壺早已灌滿,溢出來的水憂傷地流入排水口。

林迪終於明白了我的意思,隨後就離開了。

我端著水杯,沿著走廊向C12教室走去,這才意識到我的背駝得有多麽嚴重。於是直起腰板、挺起胸膛,準備硬著頭皮去對付極難搞定的初級文學課。我大步邁進教室,憂傷又不自然地說了句:“早上好!”接著我聽到同樣無精打采的問候。直到我用投影儀展示出本節課的主題詞,教室裏的說話聲才小了一些。我開始講課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投來不同程度的厭惡和反感的目光,仿佛我是他們的眼中釘。今天講的是戰爭詩歌,其實講什麽都無所謂。我年輕的時候曾對這類題材很感興趣——我的老師要比我厲害得多,我自認為是這樣——而我卻沒辦法感染這群盯著我的學生,他們像一群沒有得到應有服務的顧客一樣怒氣沖沖。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聲音低沉模糊,於是越講越緊張。

好在終於熬到了十點,我回到辦公室查看郵件。跳過那些部門通知,直接點開斯蒂芬發來的那封。這麽久過去了,每次她的名字出現在收件箱裏時,我依舊如此激動。

嘿!馬克:

為了給你一個驚喜,今天早上沒告訴你這件事:我申請了換屋旅行。這是對方的具體信息——看起來很棒,而且在法國。

我爸媽很樂意借給我們機票錢——這下沒有什麽理由不去啦!

我知道其實你心底裏也很喜歡這個計劃,所以你一定會和我一起去的——我們會玩得很開心,而且這也有助於我們的恢復。

我愛你

斯蒂芬

我驚訝於自己突然飆升的憤怒感:我明明已經表示反對了,她怎麽能這麽做?但是我能感覺到這次該死的入室搶劫讓我們的婚姻產生了裂痕,也知道應該采取措施來補救。我能感受到斯蒂芬有多麽努力地想改變現狀,而且她仍然知道一句“我愛你”便足以讓我妥協。

我把椅子轉向窗戶,看著窗外屋頂空調周圍的外墻、銀色的露天陽台以及遠處的高山,這一切在火熱又晴朗的天空下若隱若現。巴黎……她懂我,我一直想去那裏。我不能因為我們糟糕可悲的經濟狀況而責備她。

我轉回椅子,看向屏幕,點開斯蒂芬郵件裏的鏈接。那棟房子看起來像是一座典型的巴黎式建築,坐落在一條窄窄的街道上,街道的盡頭有一個綠蔭環繞的小廣場。公寓位於環境非常愜意的郊區——離景點近,很僻靜,而且靠近蒙馬特爾,那裏不僅有很多藝術家的故居,還有著名的白色大教堂[5]。

如果我們處於另一種生活狀態,這“也許”是個很棒的想法。但對目前狀態下的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主意,至少現在不是。就算我們接受了斯蒂芬父母的錢,飛到那邊度假,帶著海登穿行於外國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沒有想象中那般浪漫。用嬰兒車推著一個乖巧的法國小女孩在巴黎的公園裏漫步聽上去很美好,但是我和斯蒂芬都知道,一旦海登尿了、餓了、累了、冷了、熱了,她會有怎樣的表現——這不是海登獨有的狀態,兩三歲的孩子都會這樣。斯蒂芬這麽做太不現實了。

我點開換屋者的簡介,看到了一對有著淺黃色皮膚、姓珀蒂的年輕夫婦。他們在房屋描述中附上了一些旅遊網站的鏈接。我讀完一系列巴黎文學之旅的網頁,才發現二十分鐘已經過去了。想象一下漫步在海明威、高更、莫奈、巴爾紮克、福柯,還有伍迪·艾倫曾經走過的卵石小路上,這感覺肯定和走在大約二〇〇八年建成的可奈爾沃克購物中心裏為了打造復古風格而刻意鋪設的室內卵石路上不一樣。我一直都想去巴黎,斯蒂芬選的目的地很完美,同時我也想出了一個讓這次旅行更加可行的方案。

我拿起電話,撥通了斯蒂芬父母家的號碼。聽到接電話的人是裏娜,我忽然松了一口氣。揚和我的關系不是很好——他只比我年長五歲,我與斯蒂芬再怎麽相敬如賓,他也不放心把女兒交給我。當然,作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能理解他為什麽會這樣想,因為我也討厭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