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62

對於艾爾米納的那個十來歲少年而言,由意外獲贈手機所開始的好運氣,一直持續不衰。

一個星期三下午,在他放學走回家的路上,手機響了起來,就是送他這部手機的人打來的。撒拉森說他人在德國,已經很幸運找到了一個符合他嚴格信念的清真寺,也找到了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少年正要提出問題,大概是想著有一天或許可以去找這位向來待他慷慨、被他視若父親一般的男子。但撒拉森打斷了他,說很不湊巧,他馬上要去上班了,時間有限,所以少年得仔細聽好。

“拿出筆來—我要給你一個地址。”

正當少年坐在一片樹蔭下的矮墻上摸索自己的背包時,撒拉森解釋說他已經寄過去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他以前住處的車庫。車庫裏有一些箱子,裝著他之前提到過的醫療用品。還記得那是過期的疫苗、已經附上正式的發貨單了?等少年一收到鑰匙,就去打開那個車庫,在發貨單上填寫以下的地址。

“要注明給我簽收,”撒拉森告訴他,“寄到德國凱隆化學制藥公司。接下來我要告訴你那些字怎麽拼,從街道開始,好嗎?”

他拼完字,叫那個少年復誦一遍給他聽,然後說已經安排好那位貝魯特的快遞人員,他們有冷凍貨車,會在星期天上午去車庫取貨。屆時少年可以去那裏跟快遞人員碰面,幫忙開門嗎?少年說當然可以。

這件事解決之後,接下來只剩下一個工作了。他要少年打電話去貝魯特,給他當初買來那些工業用冰箱的那家公司,把冰箱再賣回去給他們。

“無論賣了多少錢,都給你,”撒拉森說,“這樣應該可以確保你會賣到一個好價錢。”他笑著補充。

等到撒拉森告訴他大概可以賣到多少錢時,少年簡直不敢相信,那是他在洗衣店工作的母親將近六個月的薪水。他想謝他,但撒拉森又打斷,說他得趕緊去上班,不然就要遲到了。掛斷電話後,撒拉森心想,那少年不知道,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談話了。

撒拉森走出緊臨著卡爾斯魯厄市集廣場的一個公用電話亭,在一張木制長椅上坐了一會兒。現在很接近了:幾天後,那個車庫就會搬空,一萬個小玻璃瓶會由一家專營醫療用品的快遞公司收走,裝上卡車。

那些裝著珍貴小玻璃瓶的箱子,會附上一家黎巴嫩醫院貨真價實的發貨單,貨品的目的地是全世界最大的疫苗制造公司之一,而收件人,則是這家公司倉管部貨真價實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