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攫攘爭逐(第4/6頁)

鹹觀道人道:“除去這次,後來我自己也去過一趟。”

馮慎道:“那是什麽時候?我卻從未聽爹爹說起過……”

鹹觀道人道:“為防止走漏風聲,每次與二師弟相會,我二人皆是匆聚匆散,是以那時,我連你叫什麽、你母親是何時過世的,都無暇打聽……對了慎兒,你母親是因何而故?”

馮慎道:“聽爹爹說,我娘是因產後落下了病根,在弟子長到一歲左右時,便溘然長往了……”

“原來是這樣……”鹹觀道人點了點頭,繼續道:“數年前,我突然聽說了二師弟病故的消息,也不及通知無聲與空如,自己便急急入京打探。”

馮慎戚然道:“當年爹爹是托疾詐死,可如今,他卻是真的丟下弟子去了……唉,大師父,請你接著說吧……”

鹹觀道人拍了拍馮慎肩頭,又道:“當年我趕到你家時,二師弟的棺木已被葬下。於是我趁著晚上,又去趕到墳頭查看,結果剛至墓前,便察覺到地下有動靜,正在詫異間,二師弟已破土而出。我們師兄弟一見面,各自歡喜。我問其詐死的原因,二師弟說,他感覺好像有夥歹人盯上了藏經筒,但敵暗我明,怕不能盡數揪出,便用假死來混淆歹人視聽,以後靜待機會,再將其一舉鏟除。”

馮慎道:“那夥歹人,就是曾三那些粘杆余孽了……不過弟子想不通,那曾三是曾國荃的後人,又如何與粘杆處扯上了關系?”

鹹觀道人道:“慎兒,你可聽說過哥老會?”

馮慎點頭道:“弟子有所耳聞,聽說那哥老會,是個秘密結社的組織。”

鹹觀道人道:“不錯,哥老會源起於兩湖,後來聲勢大了,於各地都有了會眾,在川蜀之地的,也叫作袍哥。而那些組建哥老會的頭目,便是當年那些‘粘杆拜唐’的後人。因哥老會講究‘同袍之義’,極受軍中的兵士推崇,尤其在湘軍之中,暗中入會的,更是不計其數,不光是尋常兵丁,就連不少將領也在那會中兼任要職。後來曾國荃知道了此事,對這哥老會興趣頗大,一來二去的,便從會中首腦那裏,得知了粘杆處的事。當時的朝廷,是嚴禁軍中有會黨滲透的,可曾國荃卻不加查禁,反選了幾個身手好的保了下來,重組了‘粘杆處’為己所用。像一些不能放在明面上的,他便派‘粘杆處’去查,當年奪回藏經筒後,我與二師弟差點被湘軍圍上,那便是粘杆探子的‘功勞’了。那曾三與粘杆處的淵源,恐怕正是因此緣故。”

香瓜道:“反正曾三他們一死,粘杆處就算是徹底完了,馮大哥,你就甭再打聽了。大師父,你接著說俺馮伯伯當年從墳裏出來後的事吧。”

“好。”鹹觀道人又道,“那會兒我與二師弟先將墓土重新填回,又找了處僻靜的地方繼續商議。我想來想去,按當時的情形來看,除了二師弟那個法子,確實是別無良策。於是我又囑咐了幾句,便與二師弟分別,也正是在回程的途中,無意間救下了連葉那孩子。返回師門後,我越想,便越覺得二師弟的處境太過兇險,故而就與無聲、空如他們出海,打算尋找一個隱秘的荒島,再將那藏經筒接過來,移至島上妥存。唉,也真是歲月如流,自打那一去,眨眼便過了數年啊……”

香瓜問道:“大師父,那你們已經找到合適的島了嗎?”

“找到了!咱們這趟,便是要去那島上。”鹹觀道人道,“也算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在遠洋中漂泊了無數處地方,終於發現了一座無人的海島。那島上有山溪瀑布、有飛鳥走獸,也有樹木花果……當時一找到那座海島,我們不禁喜極而泣,我參照星象,定下了那海島方位後,便與無聲、空如返回了岸上,再直奔京城,尋找二師弟。”

“阿彌陀佛。”空如師太道,“慎兒,今年早春時節,我跟三師哥在城內與你初次相遇的情形,你還記得嗎?”

“弟子記得。”馮慎道,“當時三師父用扇子在我肩膀上隨意一拍,弟子還沒察覺出異樣,足底的硬磚道上,便已陷下兩只腳印!”

“啊?”香瓜大驚道,“馮大哥,你說的是真的假的?那臭窮酸的本事,真有那麽大嗎?”

花無聲道:“臭丫頭,要不我拍你一下試試看?保準能將你透過船板,直接拍入河裏去!”

香瓜心下一緊,強裝嘴硬。“俺不試!你把俺拍入河裏,這船也就漏啦!臭窮酸……船上還有這麽一大群人哪,你到底安得什麽心呀?”

“沒事,漏了我也能立即補上!來來來,別廢話了,快吃我一掌吧!”花無聲說著,揚起手來作勢欲拍。

香瓜嚇得大叫一聲,趕緊藏在了空如師太背後。“四師父,快救救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