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攫攘爭逐(第2/6頁)

香瓜氣道:“他死得可真是時候,不早也不晚的,偏偏說到要怎麽開筒時才咽氣!”

鹹觀道人嘆道:“或許是機緣未到吧。不過當時我見他手指金牌,心想那定是與藏經筒的鑰匙有關。也顧不上多想,就闖進了殿中。發現我進來,李秀成與洪天貴福大驚失色,我開門見山,直言那藏經筒中之物是當年洪仁坤用計騙去的,並請他們歸還。他們自然不肯,我也無暇與之細說,就跟李秀成動起手來。那李秀成行軍打仗是個人物,可論起拳腳,卻遠非我對手。我幾下將李秀成制服,便從洪天貴福那裏,奪來了藏經筒與那塊金牌。那冊《秘術寶鑒》,也算是洪仁坤一番心血,故而我將它留給了洪天貴福。我將藏經筒和金牌掩在身上後,便打算離開,可就在那時,天王宮外卻傳來一聲巨響。”

香瓜道:“大師父,那聲巨響又是怎麽一回事呀?”

鹹觀道人道:“那是清軍用火藥炸開了城墻的動靜。李秀成久經沙場,一聽到那聲音,便知清軍已經破城。他顧不上與我糾纏,當即背了洪天貴福要逃。我瞧他那副忠心護主的樣子,便動了惻隱,心想那洪仁坤縱有千般不是,可終歸也是抗清復漢,於是我便跟了上去,打算救他二人出城。李秀成得知後,對我感激涕零,他托我將洪天貴福送到安徽廣德,自己卻返回城中,糾起殘部與清軍死戰。我二話不說,帶著洪天貴福便走,可剛出城沒多久,就被大隊清兵圍上。混戰之中,清兵一排羽箭射來,為護洪天貴福周全,我以身相擋,結果面中數箭,其中一支,便射入了左眼。眼見就要不敵,二師弟突然尋了過來,我二人合力把清兵殺散,最終將那洪天貴福帶出了天京。”

香瓜問道:“那洪天貴福後來怎麽樣了?”

鹹觀道人道:“他當時只是受了些驚嚇,身上卻安然無恙。因應人之托,我不敢背信食言,便與二師弟說了與李秀成之約,並讓他代我履行前諾。二師弟放心不下我,先幫我裹了傷,又將我一路背著,護送洪天貴福趕赴廣德。等到了地方,我們將洪天貴福交給城中的太平軍,這才帶著藏經筒和金牌,返回師門復命。”

香瓜油然起敬,“大師父,你跟馮伯伯真是好樣的!也多虧了你們言而有信,才讓那個洪仁坤有後……”

鹹觀道人搖了搖頭,嘆道:“那洪天貴福雖到了廣德,但沒過多久便死了。”

“啊?”香瓜奇道,“他當時不是沒受傷嗎?怎麽會死了呢?”

鹹觀道人道:“是這樣的,到廣德後,洪天貴福在太平軍的護衛下又輾轉了許多地方。可其時各地的太平軍都已潰不成軍,抵擋不住清兵的攻打。於是數月之後,洪天貴福在江西廣昌被俘,之後便押往市曹淩遲處死了。”

香瓜打了個哆嗦,“呀,淩遲不就是千刀萬刮嗎?他死得好慘呐哪……對了大師父,那個李秀成怎麽樣了?”

鹹觀道人又道:“當年帶兵攻破天京城的,是湘軍的九帥曾國荃。這人用兵打仗,不亞於李秀成,並且那時李秀成麾下已是兵缺將寡,自然敵他不住。就在洪天貴福從天京逃出後不久,李秀成便兵敗被俘,押送到曾國荃的營帳中。曾國荃對其嚴刑拷打,但李秀成骨頭很硬,寧死不屈。到後來,曾國荃親自動刀,割其臂股之肉,那李秀成強忍劇痛、不號反笑。然在受刑之中,李秀成神志已有些模糊,曾向曾國荃放言道,‘幼天王洪天貴福有聖物軒轅訣,重復天國大業也是遲早之事。’曾國荃一聽此事,便登時留意起來,又想細加逼問。李秀成自知失言,就死咬牙關不再松口。見實在問不出什麽,曾國荃便擅將李秀成處死,而後密令親信,追蹤洪天貴福的下落。聽說洪天貴福在廣昌被生擒後,曾國荃連夜乘馬赴贛,一找到關押洪天貴福的地方,便私下密審。洪天貴福嚇怕了,還沒審上幾句,就承認了軒轅訣之事,但告訴曾國荃,存經之筒已被人搶去,自己身邊就只剩下一本《秘術寶鑒》。曾國荃又審了幾回,感覺洪天貴福不像是撒謊,問清了搶經筒之人的大致相貌後,便取了那本《秘術寶鑒》,悻悻地離開了。”

聽到了這樁舊故,馮慎恍然大悟。“難怪!難怪那曾三會知道‘軒轅訣’!他的祖上,便是那九帥曾國荃!是了,這便全對上了,之前弟子就在想,那曾三一夥,如何會知道那麽多稀奇古怪的秘法?原來,都是從那本《秘術寶鑒》上學的!”

“恐怕是這樣!”鹹觀道人繼續說道,“當年我與二師弟將藏經筒帶回師門後,你們太師父有喜有悲、感慨萬千。喜的是軒轅天書終於重歸本門,然悲的是,它被封入那藏經筒中,無法取出。我又將洪仁坤托孤那夜的見聞說了,你們太師父也懷疑那塊金牌與開啟那藏經筒的方法有關,之後,你們太師父就如癡如狂,終日對著那塊金牌絞盡腦汁、日夜苦思,可那時,他老人家畢竟年事已高,沒過多久,便耗盡了心力,撒手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