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7頁)

在主持人的催促下,綱川又接著往下說:“10月中旬,高井君的妹妹曾跟蹤過外出的哥哥。”

“是跟蹤嗎?”

“是的,是跟蹤。但她為什麽要跟蹤呢?據說是因為那個時候的高井君情緒低落,好像是在為什麽事情而苦惱。這個時候,他的妹妹以為哥哥是有了女朋友,也就是說是因為戀愛問題而苦惱。所以,她就在休息日跟蹤了外出的哥哥,她要看一看哥哥是不是去約會的。”

但高井和明不是去約會,而是去了大川公園。”

“我們看看路線圖就會明白,住在練馬的人沒什麽要緊事,是不會坐著汽車特地去大川公園的,它也不是像日比谷公園或新宿禦苑那樣的約會場所。他的妹妹覺得很奇怪,但到了公園裏面的時候哥哥不見了,最後只好一個人回了家。所以,她不知道這個時候的高井君在做什麽或者說和誰見面了,她什麽都不知道。但這個時候的高井君情緒低落,看上去很是苦惱,並且特地去了大川公園的事實是無法改變的。如果他和犯罪有關系的話,他不應該做如此不謹慎的事情。”

主持人有點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有人說罪犯一定會回到作案現場的。”

綱川使勁搖了搖頭:“這個罪犯不會那麽笨。警方按罪犯一定會回到現場的經驗進行調查,這一點我可以理解。大概他們是讀過非常流行的犯罪心理分析關系這本書,但罪犯決不會隨隨便便就回到作案現場的。正因為高井君不是罪犯,所以他才去了大川公園。”

“他一定是去想辦法的,”綱川肯定地說,“自己應該如何處理栗橋浩美所說的事情?如果他真的是系列殺人案的罪犯應該怎麽辦?在那個時候,在公開報道的材料中,大川公園是惟一和案件有關系的現場。高井君想去那裏看一看。在那裏,他一定是在想栗橋浩美說把砍下來的胳膊扔在這裏的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主持人皺著眉陷入了沉思,然後他慢慢地說:“結果,他越發懷疑了。”

“是的。我非常了解他。在這種情況下,高井君不會一個人去報告警察的,絕對不會。他是一個關心別人的人,所以他會和栗橋商量。如果栗橋真的幹了殺人這樣可怕的事情,他一定會勸栗橋和他一起去警察局的。可是,栗橋不是一個人,還有另一位主犯。結果事與願違,他們威脅高井君,如果他把事情說出去,他們將會殺了他和他的家人。所以,大家所看到的高井君的所作所為決不是自願的,一定是被脅迫的,高井君沒有辦法只能聽他們的。而且他也知道那名主犯把栗橋拖下了水,他很同情栗橋,並且保護著因多次殺人情緒不太正常的栗橋浩美。”

綱川說完自己的看法之後,主持人意外地拿出了一本書。

標題是——《另一位殺人犯》,作者綱川浩一。主持人解釋說,今天節目的主要內容就是根據綱川寫的這本書展開的。

“另外,我們HBS今後將和綱川君保持合作關系,一定要搞清案件的真相。”

“什麽呀,原來是為了這本書做宣傳。”丈夫說了一句。但足立好子卻在想著完全不同的一件事。

——她想見一見這位名叫綱川的年輕人。

武上悅郎比約好的時間晚了十分鐘,“建築家”坐在賓館休息室的椅子上正在專心致志地看一本書。

武上小跑著穿過大廳來到他的跟前,“建築家”合上書非常滑稽地摘下眼鏡看著武上,這說明他是為了讀書才戴的老花眼鏡。

“武上君很少遲到的。”

武上坐在斜對面的沙發上,仔細一看,“建築家”看的不是書,而是像小冊子一樣的薄薄的東西,可能是論文集什麽吧。

“你在看什麽?”

武上從舊書包裏拿出了一本書,灰色的封皮上寫著《另一位殺人犯》幾個字,是鉛字印刷,非常整齊,但裝訂比較簡單,大約有兩厘米厚。因為照片和圖片比較多,所以讀起來應該不會太費事。

“你看完了嗎?”

“沒有,還差一點,就因為這本書,我才坐過了站。對不起。”

“這本書,我已經看過了。”

這本書是前天發行的,在發行的前一天,書的作者綱川浩一還作客HBS特別節目錄制了一期節目。這本書的出版社也不是太大,但是一家出版了報告文學系列諸多暢銷書的一流出版社。

“賣得不錯,這個叫綱川的年輕人很懂經銷的。”

“還有沒完成的嗎?”

“是嗎……”“建築家”邊看著綱川的照片邊把頭轉了過來,“武上君,你看過他在電視台做的節目嗎?”

“還沒看,我們編輯組都已經錄下來了,隨時都可以看,內容和書裏寫的差不多吧。”

“是差不多,但看他繪聲繪色的講話還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