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名堂 15(第3/3頁)

“這故事挺可愛,”加百列說著,幫著吉奧娜把毯子邊角塞進了沙發墊子的下面,“可是這和我母親有何關系?”

“猶太《聖經》釋文教導我們,上帝的聖火和火種必須全部集中起來,否則創造新世界的任務就沒有完成。作為猶太人,這是我們神聖的職責。我們稱它作Tikkun Olam,也就是修復世界。”

“我可以修復很多東西,吉奧娜,但世界可是一張太大太大的畫布,它受的損害也太多了。”

“所以從小事做起。”

“怎麽做?”

“把你母親的那份‘火種’找回來,懲罰那個打破容器的人。”

第二天早晨,加百列沒有叫醒吉奧娜,徑直從她的公寓裏溜了出去。他走下鵝卵石階梯,走進了朝陽中的小巷,胳膊下面還夾著那張拉德克的肖像畫。一名猶太東正教教徒正在去早禮拜的路上。他認為加百列是個瘋子,於是憤怒地朝他揮拳頭。加百列將畫裝進汽車後備廂,然後駛出了采法特。血紅的太陽打破了山脈的脊梁,在它的下面,加利利海燃燒成了一片火。

他在阿弗拉停下吃早餐,又在摩西·裏弗林的錄音電話裏留言,提醒他自己還要來大屠殺紀念館。他抵達的時候已經快中午了。裏弗林正在等著他。加百列給他看了那幅畫。

“誰畫的?”

“我母親。”

“她叫什麽名字?”

“艾琳·艾隆,不過她的德國姓氏是弗蘭克爾。”

“她當時在哪裏?”

“集中營的女子營,在比克瑙,從1943年1月到戰爭結束。”

“就是死亡之旅的那個地方?”

加百列點點頭。裏弗林抓住加百列的手臂,說道:“跟我來。”

裏弗林將加百列帶到档案館主閱覽室的一張桌前,自己也在一台電腦終端前坐下。他向數據庫輸入了詞條“艾琳·艾隆”,一邊等著搜索結果,一邊用短粗的手指不耐煩地敲打著鍵盤。數秒鐘後,他在一張草稿紙上匆忙寫下五個數字,隨後,一個字也沒對加百列說,他就穿過一道通往档案庫的走廊,消失了。二十分鐘後,他回來了,將一份文件放在桌上。透過透明的塑料封皮,可以看到英文和希伯來文的“大屠殺紀念館館藏档案”的標記,以及档案的編號:03/812。加百列小心地打開塑料封面,翻到第一頁。看了標題,他突然間感到一陣寒意:艾琳·艾隆見證錄,記錄於1957年3月19日。裏弗林伸出手按了按他的肩頭,然後悄然溜出了房間。加百列略一猶豫,隨即低頭開始閱讀。

[1]美吉多城(Megiddo),位於現今的以色列,連貫非洲與亞洲,是古代著名軍事要沖。“米吉多”一詞在《聖經》中象征“世界末日之時,善惡對決的最終戰場”。

[2]即第三次中東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