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名堂 14(第3/3頁)

“的確啊,當然,這得先假定沃格爾和拉德克真的是同一個人。1942年的時候,拉德克的1005特遣隊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肯定十分活躍。不過拉德克是否在某一天正好在營中,就很難證實了。”

“對拉德克戰後的情況我們了解多少?”

“不多,很遺憾。他曾經假扮成國防軍下士想逃出柏林。他被懷疑是黨衛軍的人,遭到了逮捕,在曼海姆的戰俘營服刑。1946年初的某個時候,他成功地越獄了。接下來的事很神秘。他顯然成功地逃出了歐洲。在一切可能出現的地方,都有傳言說他出現過一一敘利亞、埃及、阿根廷、巴拉圭一一然而一切傳說又都不靠譜。追殺納粹的獵手們盯著大魚呢,像什麽艾希曼、伯曼、曼哲魯、繆勒。拉德克低空飛行,成功地躲過了雷達。此外,1005行動的秘密保守得太好了,甚至在紐倫堡審判的時候都沒有涉及這個題目。沒有人了解太多的情況。”

“曼海姆戰俘營是誰在管理?”

“那是個美國的戰俘營。”

“他是怎麽逃出歐洲的,我們知道嗎?”

“不知道,不過我們料想他有外援。”

“敖德薩組織?”

“有可能是敖德薩,也有可能是別的納粹秘密網絡。”裏弗林略一猶豫,又說,“還有可能是某個公開而古老的機構,總部在羅馬,它運作了戰後最成功的‘老鼠路線’計劃[2]。”

“是梵蒂岡?”

裏弗林點點頭:“說到資助納粹,組織逃離歐洲的路線,敖德薩沒法同梵蒂岡相比。既然拉德克是奧地利人,那麽幾乎可以肯定,幫助他的人是胡德爾主教。”

“胡德爾是誰?”

“阿洛伊斯·胡德爾是個奧地利人,排斥親猶太主義,是個狂熱的納粹。他利用自己在羅馬的德國神學院院長身份,幫助了數以百計的黨衛軍軍官,使他們逍遙法外。這其中包括弗蘭茨·斯坦格爾,也就是特雷布林卡集中營的長官。”

“他為這些人提供了什麽樣的幫助呢?”

“對那些剛開始逃亡的家夥,先提供一本紅十字護照,用的是新起的名字,再加一張某個遙遠國家的簽證。他還會給他們一些零花錢,還有預支的路費。”

“這些,他做不做記錄?”

“顯然做的。不過他的記錄都牢牢地鎖好了,鑰匙藏在神學院裏。”

“凡是你有的阿洛伊斯·胡德爾主教的資料,我都需要。”

“我會綜合成一份卷宗給你。”

加百列拿起拉德克的照片,仔細端詳。這張面孔看著有幾分熟悉。在裏弗林講述的過程中,這張臉始終吸引著他的注意。接著他想到了當天上午在大屠殺紀念館的藝術博物館裏看到的那張碳棒畫的素描——畏縮的孩子,在黨衛軍魔頭面前戰栗。一瞬間,他想起來了:他的確見過拉德克的臉,而且他還記得是在什麽地方。

他突然站起來,碰翻了椅子。

“有什麽問題嗎?”裏弗林問。

“我認識這個男人。”加百列說著,眼睛盯著照片。

“怎麽認識的?”

加百列忽略了提問。“我需要借用這個。”他說。接著,不等裏弗林回話,他閃身出門,離去了。

[1]原文可能計算有誤。——譯注

[2]“老鼠路線”(Ratline):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德國情報機構駐意大利的頭目瓦爾特·拉烏夫精心策劃的納粹戰犯逃亡計劃,將一些納粹分子分別送到西班牙、埃及、黎巴嫩和阿根廷等國。超過3萬名納粹分子通過這條路線逃脫了法律對他們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