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5/5頁)

“他是誰?”

“是法國著名的幻術專家和魔術師,他幫過警方不少忙,也協助過法國軍方。那好像是十九世紀的事吧,我不太清楚,只知道當時好像有一些阿爾及利亞的極端主義分子,他們企圖煽動當地的部落對抗法國人,而聲稱自己擁有魔力。於是,法國政府便派胡迪到阿爾及利亞去,讓他用魔術和他們鬥法,好讓那些部落的人相信法國人的魔法更高明,更有威力。這個計策果然成功了。羅伯特·胡迪打敗了那些人。”說到這裏,她不禁皺起了眉頭,“不過,他們差點兒把他殺了。”

“你放心,”薩克斯安撫她,“我敢保證這種事絕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卡拉再次看向證物表。“你們一直都這麽做嗎?把知道的所有線索都寫在寫字板上?”

“沒錯。”薩克斯說。

“我有個主意……魔術師大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以這位‘魔法師’來說,他不是能同時做到快速變裝和大型魔術這兩種表演嗎?這點並不尋常。所以應該也把他會的技能寫下來,這樣或許能縮小一點可疑人物的範圍。”

“說的沒錯,”塞林托說,“給他做個素描,非常好。”

但卡拉的眉頭又蹙了起來。“我得找個人去店裏替我才行。巴爾紮克先生今天要和朋友出門……哦,天啊,他一定會不高興的。”她環顧房間,“有沒有電話能借一下?嗯,我想借那部‘特別的’電話。”

“特別的?”托馬斯問。

“嗯,可以在私底下講的,這樣才不會讓人聽見我在對老板撒謊。”

“啊,原來是這種電話,”托馬斯說,一手搭上了她的肩膀,把電話所在位置的方向指給她看,“這種電話,我都是到走廊上去打的。”

音樂學校命案現場

·嫌疑犯外貌描述:棕發、假胡子、無明顯特征。年約五十歲,中等身材,左手無名指和小指粘連在一起。能快速換裝扮成年老、禿頭的清潔工。

·殺人動機不明。

·被害人:斯維特蘭娜·拉斯尼訶夫。

·音樂學校全日制學生。

·正在調查其家庭、朋友、同學及同事關系,尋找可能的線索。

·無男友,無已知仇人。兼職工作為在兒童生日聚會上表演。

·附有揚聲器的電路板。

·已送至聯邦調查局紐約辦事處實驗室檢驗。

·數碼錄音器,可能錄有嫌疑犯的聲音。所有資料都已被銷毀。

·錄音器是一種“秘密裝置”,是自制物品。

·使用舊式手銬銬住被害人。

·德比式手銬。曾被蘇格蘭場使用。已派人前往新奧爾良的胡迪尼博物館查訪。

·被害人的手表被破壞,指針正好停在上午八點。

·棉線,用來綁住折疊椅。樣式普通,來源無法追查。

·爆竹,用來制造槍聲效果。已毀壞。

·來源過於廣泛,無法追查。

·保險絲,型號普通。

·來源過於廣泛,無法追查。

·現場警員匯報遇到強烈閃光。未發現可追查物品。

·閃光棉或閃光紙。

·來源過於廣泛,無法追查。

·疑犯鞋子:十號愛步牌。

·絲質纖維,染成灰色,經過打磨去光處理。

·從快速變裝的清潔工服裝上掉落。

·疑犯可能戴棕色假發。

·紅山核桃樹和梅衣屬地衣,主要生長地點均為中央公園。

·泥土中含有不尋常的礦物油。已送至聯邦調查局化驗。

·黑色絲質布,72×48英寸,用於遮蓋。無法追查來源。

·魔術師經常使用這種黑布。

·手上戴套子以掩蓋指紋。

·魔術師用的指套。

·橡膠痕跡,蓖麻油,化妝品。

·舞台化妝用品。

·藻膠痕跡。

·用來鑄造橡膠“裝備”。

·兇手武器:白色絲織繩索,有黑色絲質內芯。

·繩索為魔術演出之用。可變色。無法追查來源。

·特殊繩結。

·已送至聯邦調查局及海事博物館——目前尚無進一步消息。

·胡迪尼表演使用的繩結,實際上無法解開。

·在門房登記簿上使用隱形狀墨水。

魔法師描述

·嫌疑犯會利用誤導來對付被害人和逃避警方追捕。

·生理誤導(轉移注意力)。

·心理誤導(消除懷疑心)。

·逃離音樂學校方式近似“消失的人”戲法。過於普通無法追查。

·嫌疑犯身份很可能是魔術師。

·手部技法熟練。

·也懂得變換術(快速變裝)。使用容易脫下的衣物,尼龍和絲質布料,光頭頭套,指套和其他橡膠裝備。可能為任何年紀、性別與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