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婦嶺(第2/7頁)

幾乎不用再多想,我立刻明白過來眼前的這幾個山峰,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五丁山,也曾被稱為“五婦山”或者“五婦嶺”。

“五”這個數字,已經不是第一次顯現出其神秘。在古蜀時期最為尊崇的是五個神靈,在中原地區的學說中五行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眼前的五丁山,似乎不僅僅是數字中帶一個“五”那麽簡單。

按照傳說,五丁是當年古蜀國末期的第十二世開明王麾下五個力大無窮的異人,數量不多不少正好五個。這個數字很可能和古蜀時期對應的五神有著某種關系。

最關鍵的是,根據我們之前查詢的資料,五丁開山的傳說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傳說,而是在不少史料上都有清晰的記載。

清嘉慶版《四川通志》曾記載:“梓潼縣五婦候台在縣北。”

《蜀王本記》中也曾說:“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獻美女五人於蜀王。蜀王愛之,遣五丁迎女。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壓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為石。蜀王登台,望之不來,因名五婦候台。”

《華陽國志·蜀志》亦載:“周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三三七年),蜀使朝秦(秦惠王因數以美女進,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王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將從。而山分為五嶺,直頂上有石平台。蜀王痛傷,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塚山。以平台為望婦堠,作思妻台。”

明代曹學佺所著之《蜀中名勝記》也曾記載:“梓潼五婦山,碑志存,有五婦廟。”“又有隱劍泉,在五丁力士廟西一十步。古志雲,五丁開劍路,迎秦女,拔蛇山崩,五丁與秦女俱斃於此。”

又有《五婦嶺懷古》一詩,專吟秦美女之死一事,詩雲:“娥眉欣然離秦廷,為求至尊西蜀行。不識秦王美人計,未入蜀宮先喪魂。”

這些資料都充分說明了古人對於古蜀國的滅亡,差不多就是從五丁打通了蜀地和秦國的天塹開始的。雖然五丁此舉不過是奉貪婪的蜀王之命行事,但最終造成的結果卻無可辯駁。

我們一行三人,將車停在山腳下,然後步行進入山中。

一九八六年新建的五丁祠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參觀,時間太短了,不太可能有什麽有用的線索。

我們只需要以張阿姨提供的草圖和古籍殘頁上的地圖重合後新出現的路徑作為指引即可。

這條路徑自然沒有按照現有的道路行進,反而是需要披荊斬棘,走入附近的山林。直到數十分鐘後,我們才意識到這條道路很可能是被埋沒的古蜀道。

古蜀道也就是傳說中五丁開出來的通往秦國的道路,也被稱為“金牛道”,以劍門關為核心,北起陜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四百五十公裏。如今剩下的遺跡不過斷斷續續的幾十裏,大都分布在劍閣縣、梓潼縣等地,殘留的古蜀道至今依然能夠容納行人通過,這些地段一般都被規劃為旅遊景點。

只是古蜀道存在的時間太長了,兩千多年下來,有些地段因地震、山洪等自然災害,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變遷,部分地段被自然的偉力重新覆蓋也不是什麽難事。

而我們現在所行走的路線,應該就是千百年來因滄海桑田變遷或是人為因素被廢棄的一小段路,在數百公裏長的古蜀道中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一邊對比著草圖和古籍的不同,一邊艱難前進,也不知道在這條被野草埋沒的古道上走了多久。中途休息的時候,我重新拿出那幾張草圖,視線再度移到了第一張草圖上,也就是畫著象牙盒子的那張。

它讓我再次想起曾救過我又差點害死我的余叔。如果余叔還在的話,一定能夠解釋象牙盒子到底代表著什麽。

可惜他太過貪心,甚至許多計劃都是瞞著JS組織以及其頭目秦振豪在進行,以至於在五神地宮的時候只有自己的人手,JS組織的精銳完全沒有被調動,最後因為祭祀失敗被塗抹了我和秦峰血液的子彈殺死。

現在看來,當時他所進行的祭祀,恐怕並不僅僅是想要復活魚鳧祖靈那麽簡單,而是有著更深遠的目的。在余叔死後,這個秘密本來已經被帶進地下,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國外居然還有這麽一股勢力,試圖重新獲得這個象牙盒子,從而將余叔未竟的事業進行下去。

那個時候我們一直以為余叔身為JS組織的高層人員,一定就是為JS組織服務的,卻沒有細想他既然許多事都瞞著JS組織,或許還有其他的身份。

這個身份無疑是和這幾個外國人所代表的國外組織有關。我不知道為何會有外國勢力卷入和金沙文明相關的神秘事件,要知道之前的三大地下組織,幾乎每個都曾多少和三星堆、金沙王朝有一些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