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笑佛(第2/16頁)

“我想應該是。”

“現在,我和摩耶已經變成朋友了。上次我和她開無聊的玩笑,還被她反手打了一拳。”

司機得意地摸著自己的肩膀。

“幸好沒有受傷。不過,司機先生,你家裏為什麽要供奉不動明王?”

“我兒子明年要考高中。”

“喔,那很辛苦耶──咦?不動明王是保佑學業的神明嗎?”

“不是,基本上是消除煩惱的神明,虛空藏菩薩才是保佑學業的神明,但我不會讓我兒子做這種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事。只要祈求不動菩薩為他消除煩惱,接下來就得靠他自己的實力參加考試了。”

出租車在路況不佳的路上蛇行,直奔瑞祥房。

緊貼著道路兩側的懸崖消失了,眼前突然變成一片平坦的樹林。不一會兒,左側一大片杉木縫隙中,出現了一條小路,豎了一塊用毛筆寫著“瑞祥房”的木牌。木牌上只有黑字的部分沒有遭到腐蝕,看起來好像浮雕一樣。

“就在前面,不出一分鐘就到了。”

司機沒有打方向燈就直接左轉。

剛過下午四點。

2

雖然之前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臘月將近的山間空氣比我想象中更加寒冷,我一走下開了暖氣的出租車,便像烏龜般縮起脖子。

“謝謝,辛苦了。”

我從弘幸寫著“住宿費”的紅包袋裏抽出紙鈔交給司機。他說了聲“謝謝”,就笑著倒車離開了。

“好,那麽──”

我轉頭看著目的地。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左右兩側的圍籬。那是用竹子密密實實編織出的“建仁寺圍籬”(譯注:將竹子裁成約五公分寬度後,整齊直直排列而成的圍籬,京都臨濟禪宗的建仁寺最初使用這種方法,故得此名)。高度驚人的圍籬應該超過五公尺,只有正面的入口部分開了三公尺左右的縫隙,兩棵剪出漂亮層次的黑松好像門柱般聳立在入口兩側。我從黑松之間走了進去。或許是因為高大的圍籬發揮了擋風作用,裏面似乎沒有那麽冷。一走進門內,就是鋪著小石子的停車場,用黃黑相間的繩子隔出五輛車的停車位。四輛和剛才摩耶開的同型商旅車整齊地排列停放在停車格內,最前面的位置空著,應該是摩耶的停車位。

停車場後方有一幢用圓木搭建的、看起來象是巨大小木屋的四方形建築。那就是瑞祥房吧?左側有一幢小一號的建築,也是用圓木搭建的,一大一小感覺象是親子一樣,旁邊有一個看起來象是簡易型的廁所。

周圍空無一人。我穿越停車場,走進象是瑞祥房的建築物。

建築物的入口位在我的左側。那裏裝了一扇差不多六尺寬的木門,木門旁有一輛沾滿泥土的單輪手推車靠在墻邊。

“岡嶋,你這是在雕刻佛像的眼神嗎?”

裏面突然傳來一個中年女人的聲音,用嚴肅的口吻斥責著。我拉開木門,悄悄往內張望──

水泥地板正中央放了一張巨大的工作台,有三個人圍在桌旁。對面兩個人穿著和摩耶相同的深藍色工作服,可能是這個工房的佛像師專用的制服吧。剛才說話的是背對著我的苗條女人,只有她的工作服是白色的,是不是代表什麽特殊的意義?

“小佛牌也和其他佛像一樣,如果只是用鑿子和雕刻刀刻出外形,就和玩具沒什麽兩樣,必須把菩薩迎入木片中。”

她的聲音雖然低沉,卻很有魄力。她在說話的同時,兩只手也沒閑著。她從自己左側那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樣高、外形差不多麻將牌大小的木片中拿起一個放在眼前看了一下,接著推到工作台的對面。把容易雕刻的推向右側,比較難雕刻的推向左側──不,好像相反──我也搞不太清楚。總之,她一直重復這個動作。而正在工作台對面專心雕刻的兩個男人中,不知道哪一個是遭到她斥責的岡嶋。那兩個男人其中一個微胖,另一個過瘦,年齡都差不多四十幾歲,正低頭在女人發給他們的木片上精雕細刻著。但女人發木片的速度遠遠超過他們的雕刻速度,木片很快在他們面前堆起了一座小山。

──這時。

其中那個微胖的男子驀地擡起頭,一看到我,便納悶地皺起眉頭。他身旁的瘦佛像師也微張著嘴擡起眼。站在他們面前的女人發現後,轉頭看著我──三個人的視線集中在我身上。我看著前面的女人。

“你們好,呃……”

好清秀的一張臉──這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那個女人已經不年輕,大約四十多歲。也可能年紀更大,她如同人偶般端正的容貌令人無法分辨她的實際年紀。她的皮膚很白,但並不是像雪那樣的雪白,而是宛如大理石雕刻品一樣,白中帶著微妙的陰影。富有光澤的頭發差不多齊肩,因為汗水而稍顯淩亂,有幾根貼在臉頰上。劉海後方一雙沒有表情的雙眼注視著我,不知道為什麽,她的視線令我想起靈異故事中的雪女(譯注:在日本的傳說中穿著白色和服,以女人身影出現的雪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