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第3/14頁)

  楚國王室內部的危機正是因為這對母女而起。傳說楚威王愛華容夫人和江羋公主發狂,以至於生了廢嫡立幼之念,有心廢掉嫡長子熊槐的太子位,改立華容夫人所生的熊冉為太子。若不是令尹昭陽等重臣堅決反對,只怕熊槐的太子位早已不保。

  太子熊槐大約二十一二歲年紀,戴著華美高大的楚冠,一身博袍絳衣愈發映襯出臉色蒼白慘淡。他的心思顯然不在精彩的《桑林之舞》上,一直刻意留意著斜對面江羋公主的一舉一動,雖然竭力掩飾著真實情感,臉上還是不自主地對這位又聰慧又美貌的異母妹妹流露出恨意來。

  太子的妻妾南媚和鄭袖分坐在兩旁,二女也都算得上是美人,只是比起艷驚四座的華容夫人母女要遜色不少。嫉妒是婦人的天性,意識到華容夫人和江羋公主才是全場矚目的中心時,鄭袖不由自主地咬起了嘴唇。

  湊巧這時江羋停止了與公子冉的竊竊私語,轉過頭來,有意無意地望向太子這邊。驚鴻一瞥中的她,天真而邪氣,有著不羈的美麗。只是顧盼之間淺淺一笑,嘴角微微翹起,多少帶著幾分挑釁的味道。

  鄭袖忍不住附耳過去,賭氣地告訴丈夫道:“太子,您瞧瞧公主那副得意的樣子,倒像是……”

  她刻意沒有說完下面的話,但熊槐很清楚下半句應該是:“倒像是她的弟弟公子冉已經當上太子了。”

  太子的臉色愈發難看,冷冷地哼了一聲,不及說話,疾風驟雨般的音樂聲陡然止歇,《桑林之舞》結束了。

  楚威王轉頭做了個手勢,低聲嘟囔了一句什麽,一旁的司宮①靳尚便大聲宣布道:“大王有賞。”

  ①司宮:內臣,為宮內寺人(即後世所稱的閹人、太監)之長,類似清代之總管太監。

  侍臣們遂捧上金銀等飾物分發給舞者,舞者們一齊上前拜謝。

  魏國使臣惠施也在台座上,起身離座道:“桑林之舞如此精彩,令人贊嘆。臣這次奉魏王之命出使楚國,除了要與大王修好、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外,還有一樁大事,那就是想瞻觀楚國最著名的寶器。今日是雲夢之會,是君民同歡的大喜日子,可否請大王取出寶器,讓臣等一開眼界?”

  惠施是宋國人,一直在魏國為官,很得當今魏惠王的信任。他雖然沒有明指想瞻觀的寶器是什麽,然而旁人都知道那是和氏璧。

  天下有兩大公認的奇珍異寶——一是和氏璧,二是隨侯珠,均是大有來歷。

  和氏璧最初只是荊山①的一塊玉石,楚國人卞和偶然發現了它,抱去獻給楚厲王。玉工鑒定後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於是楚厲王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腳。楚武王即位後,卞和再次抱著玉石來獻,又被玉工鑒定為石頭,楚武王又砍下其右腳。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石在紀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眼角沁出了鮮血。

  ①荊山:今湖北南漳巡檢山區。

  消息傳開後,楚文王很是好奇,派人去詢問原因。卞和道:“我哭並不是因為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楚文王便命玉工剖開玉石,果真取出一塊稀世璞玉,光彩射人——此璧正看為白色,側看為碧色;若置暗處,閃閃發亮;擱置案上,自卻塵埃;且冬日發暖,夏日生涼。見者無不驚嘆。楚文王為紀念卞和獻璧之功,特意為玉璧取名為“和氏璧”,從此成為楚國鎮國之寶,歸存楚國王室,世接代傳,迄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隨侯珠則是隨國①的鎮國之寶。傳說隨侯出行時遇到一條受傷的大蛇,一時起了憐憫之心,取藥為蛇敷治。大蛇痊愈後,於大江中銜取夜明珠,以報隨侯救命之恩,由此得名隨侯珠,又稱靈蛇珠。此珠徑長一寸,跟和氏璧一樣,能在夜色中發光,同時照亮十二輛車子,所以又稱明月珠。

  ①隨國:姬姓諸侯國之一,後被楚國所滅,王都在今湖北隨縣。

  楚璧隨珍,遂成為共傳之寶。但楚國滅掉隨國後,並沒有得到隨侯珠,據說已經在城破前遺失,不知去向,成為世間一大憾事。和氏璧因而成為一枝獨秀,愈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