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2/10頁)

達格利什說:“我不能就這麽過去吧。除了死者是誰,以及死亡地點和方式,你們還什麽都沒告訴我呢。跟我說說那個小島。它的具體方位?”

哈克尼斯情緒不佳,官腔也沒能掩飾他的壞脾氣,不由得顯露出一副滔滔不絕的勢頭。桌子上鋪著的大地圖有些歪扭。哈克尼斯皺了皺眉頭,小心地拉過地圖,讓它與桌子的邊緣對齊,然後朝達格利什的方向推了推,用食指點了點某處。

“喏,在這兒。科姆島。靠近康沃爾海岸,位於倫迪島西南方向大約二十英裏處,距離內陸的彭特沃斯約十二英裏。紐基鎮是離它最近的大鎮。”他望向柯尼斯通,開口道,“你最好接著說下去。細說起來,這是你的任務,不算是我們的。”

柯尼斯通對達格利什說:“我要花些時間先講講這個島的歷史,它會讓你對科姆島有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的話,或許從調查一開始你就處在了不利的位置。在過去的四百多年裏,這個島一直歸屬於霍爾庫姆家族,盡管沒有人知道這種狀況是怎麽形成的,不過這個家族自16世紀起就擁有這座島嶼。有可能是霍爾庫姆家族中的某個人帶著幾個全副武裝的家丁,劃船來到島上,制定了自己的家規進而占領了這個島。我想,當時也沒有多少其他勢力同他們爭奪這座島嶼。一些地中海海盜曾經企圖將該島作為德文郡和康沃爾郡沿岸的奴隸貿易基地,不過被島上的霍爾庫姆家族擊退了,後來亨利八世承認了該島的所有權。在那之後,科姆島幾乎被世人所遺忘,直到18世紀,霍爾庫姆家族又重新對它產生了興趣,不時登島賞鳥或是野餐。到了19世紀末,這個家族出了個叫傑拉爾德·霍爾庫姆的人,他決意將科姆島改造為整個家族的度假地。於是,他修復了島上的別墅,又於1912年在島上興建了一幢房屋和其他一些附屬設施供隨從人員居住、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霍爾庫姆家的人每年夏天都會上島住一段時間。可惜,隨後爆發的戰爭令原來的一切面目全非。霍爾庫姆家族是那種寧願戰死也不願借戰爭發國難財的人家。家族中兩個年長的兒子先後因為戰爭客死他鄉,一個死在了法國,另一個死在了加利波利。只剩下了族中年紀最小的兒子亨利,他因為肺病不適合服兵役而躲過了一劫。兄長的死無疑令亨利的心靈備受煎熬,深深的無力感折磨著他,他並沒有想要繼承家產的強烈願望。霍爾庫姆家族的財產並不是由土地帶來的,而是源自幾次目光獨到的投資。到了19世紀末,霍爾庫姆家族的財產幾近枯竭。1930年,亨利用剩余的一點家產成立了一個慈善信托基金,又找了幾個資金雄厚的資助者,將小島連同島上的物產一並交給他們打理。他想讓這座小島成為一處休養避世之所,供那些身居要職的人士來此暫時擺脫嚴酷的職業生活。”

柯尼斯通破天荒地彎下腰,打開公文包,掏出一沓印著保密標記的文件,逐一翻閱,然後抽出其中一張:“我這兒有當時確切的措辭,能夠清楚地表明亨利·霍爾庫姆的意圖:供那些在服務皇室與國家的過程中承擔重要職責、從事危險和艱苦工作的男士們尋求一處安靜平和的獨處之地以恢復身心健康之需——無論他們服務於武裝部隊,還是從事政治、科學、工業又或者藝術領域的工作。這段聲明極具那個時代的特征,不是嗎?從頭到尾沒有提及過女性,當然了,別忘了,那可是1930年。然而,公認的約定俗成開始施行,‘男士’演變為‘人士’,女士也被囊括在內。小島每次最多接待五位訪客,訪客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住進主宅或者任意一幢別墅。從根本上來說,安靜和安全就是科姆島吸引人的地方。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安全的地位或許變得日益顯著了。需要時間靜心思考的人們可以去那裏,他們不用帶著自己的保鏢,因為他們知道在島上他們是安全、完全不受打擾的。海邊的小型港口內只有一塊停機坪可供直升機起落,也就是說,客人們只能從這裏進出。不速之客不允許登島,島上甚至禁止使用手機——說實在的,其實島上根本也搜索不到手機信號。他們一直保持著這種低調。訪客們通常需要通過私人推薦,經由基金會的信托人或者前面訪客的介紹才能登島。這下你能看出首相這麽安排的用意了吧。”

聽到這裏,裏夫斯脫口而出:“首相官邸出什麽事了嗎?”

其他人轉過頭饒有興致地看著他,那目光就像是大人們遷就一個少年老成的孩子。

柯尼斯通回答:“沒有。那是一幢令人愉悅的宅子,非常舒適。但是獲邀拜訪首相官邸的客人們通常容易引起他人的關注。他們去島上不就是為了避免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