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第3/9頁)

“嗯……雖然很榮幸,但是一來我沒有太多時間,二來我恐怕交不起學費……”

“誰說要收你學費了?”王進熱切地說,“時間的話好說,你什麽時候有空就什麽時候來好了。”

……

“當然你考慮一下也好,不用馬上給我答復的。”

“嗯,嗯,王教授,如果你不介意,我想問一下,為什麽要教我心理學方面的東西?”

“你是個好苗子,”王進直言不諱,“敏感、細膩、冷靜,在犯罪心理學這方面有一定的天賦。我已經老了,很想把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傳下去。”

“可是你對我並不怎麽了解,算上這次,我們也只見過三次面吧?”

“足夠了,一個人有沒有天賦,其實只需要幾次見面就可以判斷。而且,自從你把我當成嫌疑人後,我一直很關注你查案的進程。”

“就算你可以發現天賦又如何,人品呢?如果我是一個道德品質惡劣的家夥,又掌握了那些幾乎可以洞察人內心世界的知識,豈不是……”

“水只供養生命,完全不會在意供養的是綿羊還是豺狼。同樣,我只教授人知識,管他是天使還是惡魔。”

……

“是不是覺得挺難接受?其實什麽是善,什麽是惡呢?人類將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損害他人的行為稱之為惡,但是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講,人類的存在即為惡,或者說萬物的存在即為惡。食物、空氣、水、陽光包括所有的資源在一定時期內都是常量,一個生物個體需要生存,勢必會消耗一定量的資源,從而剝奪另一個生物個體所需要的資源。從蛋殼中剛剛出生的小鳥為了爭奪母親口中的食物,排擠踩壓自己的兄弟姐妹,使它們活活餓死。剛孵化出來的蜂王,會將其余尚在蛹中的蜂王拖出蜂巢,暴曬至死。這些都是自然界中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只有超脫了善與惡這種陳舊觀念的束縛,才可能以超然的境界去進行研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不由得接了一句。

王進像個小孩子一樣撫掌大笑,“好!好!要不怎麽說我很欣賞你呢,你總是能很快地抓住要點。在這方面,你比張璇還要好些。”

“張璇……說起來,你最近見過張璇嗎?”我小心翼翼地問道。

“沒,自從被你們查到這裏以後,我就沒再見過她。”王進很是坦然,“你想選她做女朋友嗎?”

“啊?”我臉紅了起來。

“兩個天才的孩子,會不會也是天才呢?按照遺傳學的理論來講,這個可能性很大的。”他點了點頭,“如果你們要結婚,我不介意當你們的證婚人。要是生孩子的話,最好是男孩,男孩在心理學研究方面比女孩要有優勢。”

您的思維也太超前了吧,王教授。我打了個哈哈岔開話題,“我記得你的記事簿丟了對吧,找到了嗎?”

“沒有,”王進搖了搖頭,“我已經不找了。”

“為什麽?”我有點奇怪。

王進笑道:“因為丟了啊。”

這位教授開始打機鋒了。我幹咳一聲,問道:“還有個問題,咱們圖書館的門一到晚上就會落鎖吧,如果因為有事要進圖書館的話,要怎麽辦?”

“找管理員。其實圖書館沒有你想的那麽嚴,不少人都有鑰匙,就連我都有一把。”

“也就是說,其實圖書館根本算不上嚴格的密室?”

王進點點頭。

果然是這樣。我繼續問道:“王教授,關於顧新這個人,你好像很討厭他?”

王進道:“雖然我不介意一個人的善惡,但我還是有個人的喜好。這跟是非感無關,是由價值觀決定的。坦白來說,我不喜歡顧新這個孩子,並不是說他是個壞人。”

“那你討厭他哪一點?”

“討厭就是討厭,不是哪一點,是他這個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總有些人你看著不順眼的。不過我也承認,能讓我看順眼的人並不是很多。”

“那……王教授,你覺得顧新被殺,是因為什麽?是他太令人討厭嗎?還是因為別的什麽?”我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變得平和。

“我不知道。這個案子我只是關注,但沒有沉下去研究。不過作為連環殺人案件,我想提醒你注意一點。一般的連環殺人兇手,尤其是像吳韜這種患有輕微妄想症的兇手,他的作案方式一般都會在一個模式內,雖然可能會有所改變,但並不會太過於明顯。比如說S市陳雨案比起C市張寒案,體現的是他的進化,在儀式、操作、細節上的進化。但是死在你事務所門口的那個高中生,雖然還是剖腹,卻像是一種退化,而之後的顧新、李峰這兩個案子,連死亡模式都變了。我看了警方公布的案件咨情報告,說這一系列的碎屍案都是在模仿佛教教義。是你的推斷,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