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區的屍體(第4/4頁)

事隔不久,岸田和武富取得了聯系。

“社長,有好戲看了。”

“是不是查出了大健組成員的指紋?”

“不是,不過這個指紋更為重要。”

“是誰的指紋呢?”

“是名原的。”

“名原?”

“從當天遺忘在海上人家的大健組成員的潛水鏡上檢驗出了名原的指紋。以前,名原曾經違反過交通規則。雖然不太嚴重,但他的指紋已經被保留在警察署內。那天和憲一同行的名原曾經觸摸過暴力團帶去的那副潛水鏡。名原為什麽會接觸到那副潛水鏡呢?我們可以逼迫他提供情況,要求他說明原因。大健組成員的資料也都準備齊全了。這樣一來,當天在海上人家休息過的四個人以及撞倒摩托車對藤中濫施暴行的一夥人也會被查個水落石出。如果能夠得到名原的口供的話,就可以一舉追究出事件核心的內幕了。

在這之前呢,福原新報就大張旗鼓地宣傳它一番吧!福原警察署再怎麽腐敗,也無法繼續袖手旁觀了。”岸田竭盡全力控制著自己的感情說道。

這一期福原新報以“福原新報記者原因不明的溺死事件、令人大吃一驚的事實已經浮出水面”為題的報道刊登了整整一大版面。

特刊號發售後,福原警察署決定傳喚名原。

“敝刊對X年前7月29日溺死於弓濱海水浴場的本報記者武富憲一的死因始終抱有難以釋懷的疑念,遂獨自對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了調查。此次,發現了與死因有關的令人懷疑的物品。

現已查實:當天在海濱浴場海上人家休息的大健組成員A、B、C、D四人所攜帶的潛水鏡與發現敝刊記者的屍體時在同一水域內發現的潛水鏡屬於同一廠家同一型號的產品。

不僅如此,還從大健組一夥人遺忘在海上人家的潛水鏡上發現了大口房地產用地科科長名原友男的指紋。名原當天曾與敝刊溺死記者搭伴前往該海濱浴場。

這些事實令我們對敝刊記者的死因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遺忘了潛水鏡的大健組成員辯解說潛水鏡是用於拍攝海底景致的。可是,當天他們既沒有帶去照相機,也絲毫沒有進行攝影的跡象。事故發生時,名原不過是個無業遊民而已。而事件發生後不久,他卻搖身一變成了大口房地產公司最為走紅的部門用地科的科長,如今正福星高照。”

藤中以如此筆鋒詳盡地表現了福原新報對武富憲一原因不明的溺死事件所持有的懷疑態度。

雖然在報道裏沒有明挑大健組成員的名字和海上人家經營者的姓名,但是,從報道的筆調上已經可以看出,福原新報早已掌握了這些人員的姓名。

福原警察署內雖然存在著“福原新報的報道只是緣於猜測而已,即便從大健組成員遺忘的潛水鏡上檢驗出了名原的指紋,也不能證明其與溺死者的死因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這樣一種意見,但畢竟與溺死者同行的夥伴的指紋出現在了暴力團帶去的潛水鏡上,這一事實已足夠引起人們的懷疑。於是,最終還是采納了岸田的意見,決定傳訊當事人,聽取對方的口供。

正像岸田所預見的那樣,出現了福原警察署跟著福原新報跑的局面。

於是,福原警察署做出了要求名原親自到警察署做供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