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充滿殺機的共同點(第2/5頁)

——和旅行團裏的人是第一次認識嗎?

“是的。誰想到我丈夫和安養寺夫人利用這個機會搞到了一起!我真是太遲鈍了!”

通過對旅行團成員的傳訊得知他們參加東方之旅都是因為聽了水島良夫的勸說,沒有發現旅行團成員之間以前有什麽聯系。

根據“東京”方面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的設想,沒有任何共同點的旅行團成員之間出現了“水島良夫”這個共同點。

水島作為旅行團的陪同,承擔了從出發前各種手續的辦理到旅行中所有飲食起居的照料,但是作為這次旅行得以成行的廣告銷售也是由他做的這一點卻是一個難解之迷。據全日本觀光公社的人說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少見。

那麽這九人(一開始是十人)是水島隨便選的呢?還是出於某種意圖選的呢?如果是後者那是出於什麽動機呢?

如果後者的動機成立,那麽“東京”的設想將第一次被證實。

然而水島在接受傳訊時說是隨便選的。

對於他們的住址是通過何種途徑了解到的詢問,水島啞然一笑,隨即所答非所問地大起來:

“警官先生,現在都什麽時代了您還在講這種過時的陳腐觀念!您知道現在日本有多少台電腦嗎?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就連你們警察也在使用電腦把全國的通緝犯還有指紋什麽的記錄在案吧。全國擁有學齡前兒童的家庭哪一家沒有收到過軟件制造商送來的堆積如山的學習軟件?每一家企業為了生存都在收集各自的客源情報,每個客戶的家庭構成就不用說了,甚至他們的經歷、收入、性格、人品、健康狀況、興趣、愛好、思想、宗教、親戚朋友等都需要掌握。這些原來屬於你們警察專利的東西現在民間企業也開始紛紛效仿。”

水島的話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通過對米川家周圍的調査發現,他所說的隨便散發的小冊子在附近的任何一家也沒有見到,只投進了米川家一家的郵筒。

並且,這一情況和他所說的在搜集客戶的信息後再有重點地郵寄的說法也是矛盾的。另外,關於八月七日和九月二十五日晚不在現場的證明,水島也僅僅說在家裏,拿不出可以證明的證據。

至此水島被列為重大嫌疑人。“東京”和“神奈川”召開了聯合會議。過去勢不兩立的對手終於坐在了一起。由於水島的顯露,曾被列為最大嫌疑人的八束自然退到了後面。

“關於米川和金井被殺的案子,八束曾一度被列為懷疑的對象,現在出現了水島,我們必須以全新的視角對案件進行重新審視。當然並不是說八束可以徹底排除,但如果水島真的以某種特別的意圖把過去彼此素不相識的人們集中到了一起的話,那水島就很可能和過去一系列的案件有密切的關系。總之,這些人不是隨意挑選的。很可能一開始他就是朝著這十個人來的。他選定這十個人的目的何在?我們不妨從這個角度入手。”

主持會議的那須站起來明確了會議的主題。

“關於您所說的由於水島的出現應以全新的視角對案件進行重新審視的觀點,我認為水島作為旅行社的職員進行業務推銷沒什麽不正常的,這十人是他碰巧推銷的對象,懷疑他有特定的意圖是否有些過分?”

“神奈川”的清水首先提出了不同意見。在選定的十人(最後參加者九人)中存在著某種共同點的想法的確是嶄新的設想,但共同點不一定限於水島身上。

“那麽除了水島以外還有什麽可能是共同點?”

“東京”的山路反問道。

“現在還沒有。我想說的是不要只盯著水島不放,把他作為共同點草率地下結論是危險的。”

清水補充道。那須點了點頭:

“不錯。從共同點這個意義上來說,水島一開始並不在我們的視線當中。他是旅行團裏的成員又不是旅行團裏的成員。當初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受公司委派擔任陪同的旅行社導遊不可能有殺害顧客的動機而把他放在了當事人之外的‘隱形人’的位置上。但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想,如果表面看起來是公司委派但實際上是本人自願陪同的話,情況馬上就不一樣了。水島正是自己招攬顧客自己陪同去的。”

“自己招攬顧客自己陪同,這有什麽奇怪呢?”

“東京”的下田站在“神奈川”的立場提出了疑問,使人感到好像是為了緩和“東京”和“神奈川”之間的氣氛而特意作出的舉動。

“哪家旅行社也沒有規定一線的陪同不能直接招攬顧客,但這種做法是不合常規的做法。全日本觀光會社作為一家大旅行社,旅行的計劃編制、銷售、營業一般都由營業部門具體負責,出外帶團一般也由熟悉海外旅遊的專門導遊擔任陪同。像水島這種自己招攬顧客自己陪同的情況確實少見。這種情況在那些零散的小公司中倒是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