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局面(第3/3頁)

郭正域聞言額上滲出了汗,他素知這位巡撫的脾氣,那可是剛直不阿,認準了的事十條牛都拉不回的。

哪知林延潮沒有反對,而是道:“此深為老成謀國之見!”

孫鑛拱手道:“經略大人謬贊了,下官方才所論不足之處還請經略指正。”

林延潮道:“其實方才中丞之言,本官已十分贊同。戰守羈縻必須並用,二者為五五之數!”

林延潮這話已是給孫鑛留下余地了。

但孫鑛仍是堅持道道:“下官還是以為威服即可,以後少與此蠻夷打交道,否則無信之國必累及本朝!”

郭正域生怕二人沖突,當即向林延潮道:“啟稟經略大人,下官曾與撫台大人商議,若與倭過議和恢復貢道,多半又取寧波,如此必害了撫台的鄉裏。此事前車可鑒,不得不慎啊!”

林延潮聞言點了點頭,然後問道:“中丞可知倭國虛實否?”

孫鑛道:“海上之國,略有所知。唐時有白江口之戰,後來元太祖忽必烈曾兩征其國,但因遭颶風而不成。元末之後又多次襲擾本朝!但是大體而言,乃是蠻夷,這點不必多說。”

林延潮則肅然道:“蠻夷是蠻夷,但卻能運二十萬之師和糧秣渡海,而朝鮮素稱海東大國,卻是不堪一擊,幾乎兩個月內亡國。”

“其實由平壤,碧蹄兩戰可知,倭並非小國,但也並非大國。以後兩國還要長久的打交道!豈是一個避字就能避得了呢?”

“他來便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叫他有去無回!”孫鑛朗聲言道。

林延潮道:“中丞,本官並非這麽看。似倭寇如此千乘之國,此與我大明而言再好不過!”

“願聞經略高見!”

林延潮道:“若我大明強,倭國可以為一附庸,馳騁於海上。若我大明弱,倭寇可以重創我國,鞭策我朝有識之士,卻不會有吞並之憂。中丞需知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在這裏本官與中丞不妨說句實話,倭國這一次侵朝並意圖席卷大明,在於其關白見識淺薄,不知自家底蘊的深淺,甚至夜郎自大,以至生出以蛇吞象之心。我等就是要教會他們何為務實與變通之道。但是兩國交兵並非為了殺戮,更非為了宣兵耀武,而是讓胸懷野心之人知道自己的斤兩,然後方知求和請貢!”

“這就是不戰不和,戰而後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