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進攻托勒敏,1917年(第4/25頁)

重機槍排在灌木叢中就位,在他們的掩護下,我們在森林中一處凹地當中完成了進攻前的準備工作,此處距敵軍障礙區剛好60碼。多虧了山地營嚴明的戰鬥紀律,我們在大雨中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集結。伊松佐山谷中激烈的戰鬥聲音遠遠傳來,離我軍左後方更近的位置,近衛團似乎還在苦戰。然而我們周圍卻沒有任何風吹草動。

有時,我們會看到敵人在陣地後方進進出出,他們顯然沒有發現我們。只有德軍的幾枚炮彈落在我們左後方600碼的地方。從方位上看,這裏肯定與我們45分鐘前發現的通往福尼小路兩側的陣地相連。我估摸這很可能是意軍第二道防線的一部分。要繼續在茂密的灌木叢中行進,我們一定會被敵人發現。部隊已經就位,我要下令進攻嗎?我們面前是60碼寬的灌木叢,敵軍陣地上還有鐵絲網防護!只要敵人稍有警覺,我們就不可能輕松拿下陣地。

森林邊緣的小路隱蔽性不錯,我一下有了主意。這條小路多半是聖丹尼爾附近意軍、赫夫尼克東坡守軍和炮兵前哨之間的交通線路。我們抵達這裏後,意軍還從未從這裏經過。小路蜿蜒曲折,南側的隱蔽性很好,無論從山坡上俯視或是從意軍陣地望過來,都難分敵我。沒有敵人的幹擾,我們能夠在30秒內越過小路,進入敵軍陣地。只要行動迅速,便會不費一槍一彈俘獲這裏的守軍。這樣的任務非我們這些勇士莫屬!如果敵軍抵抗,我們還可以按原計劃,在機槍掩護下發起進攻。

我從2連選中了一位得力幹將——準下士基弗納,讓他帶領8名士兵偽裝成從前線返回的意軍,沿小路行進,滲入敵軍陣地,俘獲小路兩側的守軍。我囑咐他們不要開槍,也不要使用手榴彈。如果遭到敵人攻擊,全體官兵會給他們提供火力支援。基弗納心領神會,親自挑選了一同執行任務的戰友。幾分鐘後,基弗納和他的夥伴踏上了那條隱蔽的小路,不一會兒,他們的腳步聲就消失了。他們能行嗎?我們屏息聆聽,隨時準備進攻或是提供火力支援。只要一聲槍響,三個連的士兵便會同時發起攻擊。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焦急萬分,然而除了淅淅瀝瀝的雨聲,我們什麽都聽不到。這時,腳步聲越來越近,一個士兵低聲向我們報告:基弗納小組已成功占領敵軍掩體,俘獲17名意軍,繳獲1挺機槍,沒有引起守軍注意。

我隨即帶領隆美爾分隊(1連、2連以及第1機槍連)全體士兵沿小路而上,進入敵軍陣地。基弗納小組成功突襲前不久,席勒恩分隊(3連、6連以及第2機槍連)與我分隊匯合,現在,他們也隨我們進入了陣地。突擊小組繼續悄無聲息地擴大突破口,往小路兩側各擴張了50碼的距離。外面下起了瓢潑大雨,幾十個意軍士兵正在掩體裏避雨,正好被我們身經百戰的山地部隊抓個正著。多虧掩體厚重,山坡上的敵人根本沒有察覺我們六個連的行動。

接下來我必須做出選擇:是留下來繼續擴大陣地,還是向赫夫尼克峰進攻?我選擇了後者。只要占領赫夫尼克峰,粉碎意軍陣地便輕而易舉。我們向敵軍陣地滲入得越深,敵守軍防備就會越松懈,更利於我們的進攻。我也不擔心左右兩翼敵軍的伏擊。符騰堡山地營的六個連完全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側翼。我隨即便下了進攻命令:我軍周圍與後方均有強大的預備隊支援,須全力向西突擊。

第1機槍連位於梯隊最前方,一旦遭遇抵抗,我希望有重火力及時還擊。重機槍手扛著重達90磅的武器攀爬,放緩了我們的行進速度。他們任重道遠,只有在如此惡劣的天氣裏、在相同的負重下親自攀爬過的人才能夠理解個中艱辛。

部隊展開後長達1000碼。我們在傾盆大雨中前行,跨過了一個又一個灌木叢,越過了一個又一個凹地和山溝,奪取了一個又一個敵軍陣地。一路上,我們常常從敵軍後方突襲,奪取陣地,沒有遭到任何有組織的抵抗。那些拒不投降的敵人扔下武器,跌跌撞撞地向山下跑去。我們並沒有向他們開槍,不想驚動高處陣地的守軍。

進攻中,我們不時遭到友軍炮火的襲擊。為了不引起守軍的警覺,我們並沒有給友軍炮兵發燈光信號。德軍炮彈擊中了我們身邊的一塊巖石,誤傷1名戰友。

我軍俘虜了一個210毫米榴彈炮連。動用了催淚瓦斯,連裏所有敵軍都不見了蹤影。巨大的炮台周圍,炮彈堆成了山,巖石當中的掩體及彈藥也完好無損。我們繼續向上走了300英尺,又遇到了一個中口徑炮兵連,他們的炮台設在石壁當中,可以通過炮眼向外射擊,防彈效果極佳。然而這兒的守軍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