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柏林巷戰(第4/4頁)

反觀蘇軍,各支部隊攻入柏林的推進速度大不相同。西北部,科涅夫的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第47集團軍成功會師後向施潘達推進。在這個巨大的城堡內還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裏是德軍進行“塔崩”和“沙林”神經毒氣研究的地方。在柏林加圖機場,蘇軍與德軍進行了激烈的交戰。空軍軍官學員和德軍人民沖鋒隊隊員藏在飛機殘骸後面,使用88毫米高射炮向蘇軍射擊。在北部,第3突擊集團軍到達了蒂爾花園區普倫茨勞貝格的北部,而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才沖過西門子斯特德。第3突擊集團軍聰明地繞過了火力兇猛的德軍洪堡高射炮台,把它留給後方的重型火炮和轟炸機。第5突擊集團軍也同樣繞過了腓特烈海恩掩體,主力已突進到法蘭克福施普雷河南岸。在南部,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和第8近衛集團軍到達了蘭德韋爾運河,這裏離帝國總理府不到2千米。在西南部,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突入夏洛滕堡,與德軍第18裝甲擲彈兵師殘部進行交戰。

為了“曼哈頓”計劃

4月24日,蘇軍到達了達萊姆,緊接著進入了威廉物理研究所。雷巴爾科本人同他的集團軍指揮官們,都不知道這座研究所的重要性。不過最近幾天,秘密警察部隊派出了大量專家,並且封鎖了博爾茨曼大街。蘇聯“曼哈頓”計劃唯一缺的就是鈾,因此斯大林和貝利亞都非常重視德國研究所實驗室中的設備和原料。為此,貝利亞還為柏林戰役做了準備,希望能活捉進行鈾研究的德國科學家們。馬赫涅夫上將負責相關事宜,直接指揮蘇聯秘密警美國“曼哈頓”計劃中用於放置試驗原子彈的鐵塔察部隊。他是紅軍整個後方作戰總指揮,地位絕不亞於赫魯曉夫。蘇聯首席冶金學家紮韋尼亞金已在柏林城邊建立了基地,蘇聯科學家負責實驗室的拆裝和運輸工作。

讓蘇軍意想不到的是,在研究所內,除了一些必要的實驗設備,他們還發現了3噸氧化鈾、250千克金屬鈾和20升重水。貝利亞和馬林科夫在行動報告中提醒斯大林:“威廉物理研究所在盟軍占領區,而這些設備和材料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將這些設備和材料運回蘇聯。”蘇聯國防委員會批準將威廉物理研究所的所有設備、文件和材料運回蘇聯,由蘇聯秘密警察特別金屬部門和科學院的二號實驗室參與接收。

馬赫涅夫雖然圍捕了實驗室的蒂森教授和貝韋洛格博士。但是他們還是漏了一些更重要的人物,包括海森貝格、勞厄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恩等。因為英國人早已惦記上這些人,並將他們帶往了英國。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實驗室和研究所也被拆除,更多的德國科學家被遣送到集中營特別關押所。阿登是他們之中的一名志願者,他向蘇聯人民代表委員會寫了一封申請信,希望可以同蘇聯的物理學家們一起工作,聽從蘇聯政府管理。貝利亞和庫爾哈托夫終於得到了一些鈾和物理專家,研究工作可以馬上進行,不過原材料的供應還是較為緊張。希洛夫將軍接到命令,必須重點保護捷克斯洛伐克,因為在德累斯頓南部的薩克松尼有鈾礦。而美國巴頓將軍率領的第3集團軍正在攻入這一地區,這讓蘇軍非常頭疼。同樣,蘇軍摸不準美軍是否會遵守協定,撤回到先前的占領區,這也是蘇聯感到緊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