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攻奧得河(第3/5頁)

元首與參謀長的“戰鬥”

1月30日,德國最高元首希特勒向德國人民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說,因為蘇聯人對德國的威脅越來越近,他們的首都柏林也越來越動蕩不安。特別是那個百戰百勝的蘇軍元帥朱可夫,他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了梅瑟裏茨防禦區,而且非常輕松,就連重要的奧得河也在他們的進攻範圍內了。更讓德軍沒有想到的是,蘭德斯貝格的公路上出現了成群的蘇軍坦克,空中也出現了漫天的蘇軍偵察機。

對此,希姆萊做出決定,他計劃用火車運送1個“虎”式坦克營去往前線,這樣完全可以收復失地,而他的參謀們公開反對這個決定。在希姆萊看來,1個“虎”式坦克營足以擊垮蘇軍的整個坦克集團軍。但是讓希姆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重達57噸的坦克還沒來得及卸下來的時候,幾輛蘇軍坦克已經開到了它們面前,火車只有快速逃離。當它們撤到了安全地帶,這個強大的坦克營已經受到了重創。坦克營營長在希姆萊面前做了最“直白”的解釋:由於坦克被固定在火車上,不能有效地進行作戰,所以才損失慘重。希姆萊最終接受了坦克營營長的這個解釋,沒有將他送上軍事法庭。

這時,希姆萊又下達了不許撤退的命令,盡管此時大部分人根本不會執行他的命令。“失敗者的命運是死亡和懲罰”,面對這樣的命令,很多德軍士兵感到非常不滿。希姆萊還自豪地誇口道:“這幾周的較量非常殘酷,但是德國領土獲得解放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

還有一道命令是禁止平民百姓為擅自撤退的德軍士兵提供補給食物。“上帝從未放棄德國人民,他定會幫助需要他的人。”希姆萊再次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可是這道命令無論從神學還是唯物主義來講怎麽看都是謊言。希姆萊所謂的命令還不如說是恐嚇,即使作為一種鼓舞,也不會對戰局起到任何積極作用。就在當天晚上,葉西翩科率領他的第89近衛步兵師連夜穿過了奧得河,向屈斯特林北部進發。

朱可夫一直善於指揮突擊作戰行動,別爾紮林率領的第5突擊集團軍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突襲,他們在1月31日上午攻陷了基尼茨。據當時的士兵回憶:他們進入基尼茨的時候,很多德軍士兵在大街上悠閑地逛著,而那些軍官則在飯店裏喝酒。開往柏林的列車正常運行,電話線也正常使用,要知道帝國總理府距離這裏只有65千米。

同一天,在屈斯特林南部,第44近衛坦克旅在古薩科夫斯基的率領下,從另一座橋頭堡穿過了奧得河。他再次成為“蘇聯英雄”,得到了第2枚金星。經過短暫的休息之後,蘇軍士兵開始在奧得布魯赫挖戰壕,構築工事。盡管土地冰凍,但士兵們幹勁十足。小心的蘇聯人本以為瘋狂的德國人會馬上開始反攻,可是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德軍還沒有從失敗的陰影中解脫出來,戈培爾仍舊想把戰場定在華沙,這樣根本無法將有效的地面部隊集合起來發動反擊。直到第2天早上,德國的空軍才派出戰機對蘇軍陣地進行空襲,很多反坦克炮也受到攻擊。蘇軍本想己方防空師會在未來幾天內到來,然而直到第3天也沒有出現,這支崔可夫的部隊逐漸出現傷亡。為了震懾德軍飛機,蘇軍只好把反坦克炮對準天空進行還擊。盡管這樣,德軍也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鐵路運輸狀態下的德軍“虎”式重型坦克,由於平板車寬度限制,其運輸時要卸掉外層負重輪並換上特制的窄履帶,因此在鐵路上時,其顯得“英雄無用武之地”。

德國人現在都知道了蘇軍跨越奧得河的消息,甚至連普通的市民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希特勒對此做出了重要決策,面對蘇軍坦克的大舉進攻,他命令組建一支裝備“豹”式坦克的裝甲師。在當時的納粹體系下,這個華而不實、空有其名的反坦克部隊完全沒有存在價值。組成這支部隊的士兵,不過就是希特勒青年團的自行車隊成員而已。他們想出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戰術——在自行車的前輪兩側裝上2支反坦克火箭筒。他們的本意是可以迅速地下車,然後拿起火箭筒對蘇軍的T-34和“斯大林”2型坦克發動攻擊。但是這種想法是相當愚蠢的,即使是當時的日本人也不會想出讓他們的“神風”特攻隊隊員騎著自行車上戰場。希姆萊這個將打仗變成“制造笑料”的將領,把反坦克火箭筒看成是一種“超級武器”。他認為,在近距離作戰時,用反坦克火箭筒對付蘇軍坦克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然而,德軍士兵的精神顯然就要正常得多,他們還是寧願選擇88毫米反坦克炮這樣的遠程武器。另外,在軍中還存在德軍反坦克炮打不穿蘇軍坦克的謠言,希姆萊對此非常氣憤,他認為這完全是荒謬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