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攻奧得河(第2/5頁)

蘇軍進攻奧得河前,奧赫勞附近的橋頭堡是德軍最重要的陣地。科涅夫的第5近衛集團軍對其發動了猛烈進攻。就在布雷斯勞東部的施泰瑙,這裏的攻擊戰仍在繼續,列柳申科的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正在這裏抗擊突破,然而他們很快攻占了奧得河西岸的一座橋頭堡。列柳申科進行了成功的布局,他的坦克兵們做足了準備,並且針對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進行了相關的戰術訓練,原本威力不夠的火炮也得到了改進。正像他們所講的,“現在的訓練目標已經不僅僅是橋頭堡的工事,布雷斯勞的德國船只也讓我們產生了興趣”。

反觀德軍方面,第169步兵師緊急調援,也意在加強西裏西亞首府的防禦,前方元首司令部將其稱為布雷斯勞要塞。蘇軍占領施泰瑙橋頭堡後,希特勒很快就得知了相關消息,他命令紹克爾、內林前往此地,立即展開反攻,盡管他們的反擊完全沒有獲勝的可能。

朱可夫率領的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加快了行軍速度,他們的目標是西北方向。他命令下屬的2個坦克集團軍繞過德軍的堅固支撐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以每天70—100千米的速度前進。但是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麽順利,就在1月25日,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給朱可夫打了電話,告訴他停止前進。原因是進攻速度太快,當他抵達奧得河的時候,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將與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間隔太遠,所以必須稍作調整,等到羅科索夫斯基完成在東普魯士的任務,維斯瓦河的部隊全面部署完畢後再繼續前進。其實在朱可夫看來,這是一項有待商榷的決定,可他並不知道,斯大林是怕波美拉尼亞的德軍會突然從朱可夫的右翼發起反攻。然而,朱可夫還是請求斯大林讓他的部隊繼續前進。如果等羅科索夫斯基完成所有的任務再進攻,那麽他這裏將會浪費整整10天時間,這樣做的後果是德軍有充分的時間在梅瑟裏茨構築防禦工事。盡管斯大林決議已定,但是他最終還是妥協了,同意朱可夫繼續向柏林進發。

1945年1月,波蘭,維斯裏加地區,蘇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第4近衛坦克軍第29近衛重型坦克團的JS-2m“斯大林”式重型坦克。

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許之後,朱可夫的軍隊快速穿過了瓦爾塔地區。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後,這裏就成了格賴澤爾統治的地盤。他不僅是納粹的絕對服從者,更是極端的種族主義者。他在伐爾特省施行了殘暴政策。近70萬的波蘭人流離失所,失去了自己的財產,而這些物資與錢財都被德國人占有。失去財產的波蘭人完全被政府拋棄,大家沒有工作,沒有糧食,沒有房屋,特別是猶太人受到了更大的殘害。在羅茲市建造的一個狹小的猶太人集中營裏,密密地居住著16萬猶太人,他們生活困苦,不是被餓死就是被殘忍殺害。當蘇聯坦克開進這裏的時候,僅有850人幸存。

朱可夫的閃電突進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2個坦克集團軍猶如兩只猛虎直搗德軍腹地。而此時的德國人完全來不及建造防禦工事,尤其是在右翼,蘇軍第3突擊集團軍、第47、61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分別向維斯瓦河推進。它們在施奈德米爾和比得哥什之間建立了一道警戒線,完全掩護了進攻部隊暴露的側翼。中路部分,波格丹諾夫率領的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在前,別爾紮林率領的第5突擊集團軍在後,首尾相接向前推進。卡圖科夫率領的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在左翼快速向波茲南推進。1月25日,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主力到達波茲南。但是,波茲南與之前的羅茲情況完全不同。卡圖科夫發現,這裏的德軍防線非常堅固,蘇軍起碼要用1個月的時間才能攻克這裏。為了追趕時間,他向朱可夫請示,是否能夠繞過這裏繼續前進,將波茲南這個難啃的骨頭留給後面崔可夫的第8近衛集團軍。對此,崔可夫非常不滿。

格賴澤爾下令城中的士兵必須奮力抵抗,而他自己卻早早地逃跑了。格賴澤爾還下達了一項讓人憤怒的命令——在1月20日之前,任何平民不得逃離。因此當蘇軍到達時,那裏的居民至少還有一半沒來得及撤離。當蘇軍前鋒部隊進入德國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一片片森林,其中還有一個搞笑的告示牌,上面寫著:“看到了吧,這裏就是可惡的德國。”這裏的村子與波蘭完全不同,它們都是由磚頭和石塊砌成,花園有整齊的果樹,道路也很平坦。看到這樣的情景,很多蘇聯人不解,為什麽這些無腦的德國人放著富足的生活不過,偏偏要發起這場戰爭。

蘇軍JSU-122重型自行火炮解放波蘭羅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