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燃燒的沖繩 一(第4/22頁)

只有饑餓的實感表明,即便是京都,戰爭的陰影也在壓抑著人們。美奈子的壹個表妹理枝子嫁到京都的壹個小職員家裏。她的丈夫雖已四十二歲了,仍然被征了兵,派到菲律賓去打仗,現在也不知是死是活,丟下理枝子壹個人帶著三個半大孩子,終日在饑餓線上掙紮。看了理枝子壹家窮困的樣子,京都秀麗的景致全都褪色了。美奈子找到理枝子的時候,她正在壹個軍用被服廠幹活,她的孩子都到近郊山裏去挖野菜吃。美奈子吃了幾頓野菜和橡子面以後,才知道遠離東京約四百公裏的近畿地區,生活比東京還苦。她聽理枝子說:農村裏只剩下婦女和老頭子們。羸瘦的牲口早已經宰光了,連種子都被吃掉了,村子附近只剩下樹皮被剝食後留下的白森森的枯樹。東京是帝都,在食品供應上還是優先保證的。近畿地區的重點是大阪,那裏集合了日本西部的重工業的精華。所以日本的古都被遺棄了。青山碧水古跡吃不成喝不成,京都市民的生活非常貧困。

理枝子還告訴美奈子壹個驚人的消息:

日本也要轟炸美國本土了!

美奈子是個女人,從不過問戰爭的事情,她也搞不清武器系統和戰鬥序列那些復雜的問題。僅僅是因為客人中許多是陸海軍將佐,耳濡目染,也粗知壹二。理枝子告訴美奈子:她所在的被服廠由於缺乏棉花和絲綢,已經停產,現在改成專門用紙裱糊氣球。這些巨大的氣球載著沙袋、自動調節裝置和壹枚炸彈。氣球在高空借助西風飛過整個太平洋,大約五十個小時即可到達美國本土,投下那枚小炸彈。所有的女工都被動員來糊氣球了,因為婦人心細手巧。糊氣球的澱粉糊人也可以吃,理枝子有時候偷偷帶出壹點兒來給孩子們,這才沒有餓死。理枝子還拿出壹點漿糊給美奈子嘗,還真比橡子面強得多呢。

“這可是絕密的事呢,說出去憲兵就會把我關進監獄裏,那孩子們壹定會餓死的。”理枝子眼淚都流出來了。

“我壹定保密。”美奈子鄭重地說。即便是以她的婦人之見,用氫氣、紙和木材制成的隨風而去的氣球炸彈,同美軍的B-29相比,日本處在多麽可憐的地位呀。依靠婦女們那雙纖弱的手,去開動殺人的戰爭機器,保衛本土,日本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美奈子這是第二次去北山。第壹次去是在五年前,那時候她才十九歲,還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呢。她記得很清楚,北山有壹個小山村,周圍的杉樹林美極了。村裏專門有壹群年輕姑娘在從事磨圓木的勞作,固之而得名“北山圓木。”那些磨木女都是壹種打扮:窄袖和服、裙褲、手上戴看手背套,紮壹條好看的粉紅色細腰帶。她們把頭巾紮得那麽低,簡直象個玩偶。磨木女用紅砂子和泉水,不停地打磨剝掉皮的圓杉木,把杉木打磨得細細的、白白的,壹般粗,好象是壹種手工藝品。然後,這些杉木被卷上紙,輸送到東京、九州甚至更遠的地方,專門用來修建神宮和茶樓。日本女人用日本的砂子和水來制作日本式的工藝品,最後完全用在和平的日本式的文化建設上。撫今憶昔,大概這些磨木女正在用她們的手去裱糊氣球,順風高飄炸彈,去殺死美國本土上的婦女和兒童吧[1]。

清波川兩岸的山雖然不高,卻非常陡峻,終年蒙在煙靄裏。山坡上的杉林青翠挺拔,給人壹種山野崢嶸、人變得渺小了的感覺。美奈子壹個人從杉林中穿過,經過龍安寺和高山寺向清瀧川上遊走去。小徑婉蜒,通向那個小山村。林中小徑上的水氣打濕了她的腳,她的心卻獲得了壹種超脫塵世的凈化。日本列島在危亡之間,男人效命沙場,女人在車間和礦坑裏勞作,她想望能壹個人在古代和自然界漂泊,安享壹種反差很大的奇幻的美。

過了菩提瀑布,就是那個有漂亮的磨木女能磨漂亮杉木的小村子了。美奈子並不打算進村去。從東京到京都的壹路上,各種農村和城市的婦女她都見到了。戰爭早已破壞了日本人的生活和家庭。無論在島國的任何地方,從冰封雪覆的北海道,到異國風光的琉球,她只能聽到更多的苦難和血淚。她不想再聽了,她絲毫也無法改變這壹切。在那杉村的入口處有壹個叫菩提道的國營公共汽車站,雖是五年前的事,她卻記得十分清楚。現在日本國內的汽車和汽油比金子還貴重,公共汽車已經很少開了。她想等壹輛順道的汽車回去,歸程畢竟很遠。

她還沒走到車站,壹輛燒木炭瓦斯的公共汽車從對面山路上開來。她拼命跑上路基,向汽車揮揮手。但是看到車裏坐滿了軍人,她失望地壹屁股坐在路邊的壹個樹墩上。軍人她早就見夠了。